2009年5月25日 星期一

文化創意產業學程-網站設計與網路行銷講座

網站設計與網路行銷講座

主題:2009年網路架站與線上行銷趨勢和商機
演講者:劉威麟

這個講座主要介紹網站設計與目前行銷的趨勢,他認為網站是有訣竅的,他曾經為信義育幼院舉辦連署活動而設的連署網站,在一個月內吸引了6700人次的紀錄,透過這樣的經驗累積,他為他的網站行銷做了公式分析:
VGR病毒成長率=Viral Growth Rate
Y x Y x Z = VGR

意思是會有多少網路使用者透過網路的傳遞,真的進行參與的機率。

他還提到近年來很夯的網路拍賣,認為網拍的重心-長尾理論(The Long Tail),提出目前網拍成功的案例。還以有趣的以電影海角七號 vs.色戒 vs.變形金剛 來作舉例,詢問看過這些電影的人是透過怎麼樣的行銷手法,吸引觀眾前去觀看電影的。

"網站勝" 很容易在一片網站中脫穎而出。
以國外以成功販售花卉網站案例來說-ProFlowers:
提出網站勝的關鍵
1.網站底色使用。
2.圖片修圖技術。
3.版塊緊密度。
4.購物流程填寫順序。
最好的網站就是"跳出率"最低,"轉換率"最高。
或是縮短戰線
1.架站容易為主。
2.只賣一個特定商品,增加網站特殊性。

五個網站商機:
1.賣舊東西。
2.賣舊書籍:AbBooks是一個專給舊書買賣的C2C平台。
3.賣給網站興趣者。
4.苦力代購:One Click Grocery是國外一個位大學生代購蔬菜的網站。
5.串連兩方,賣兩方。

2009年5月18日 星期一

專題講座-圖書館資源利用課程

專題講座-圖書館資源利用課程

上週搬家因此錯過了這個專題的講座,大致上有從同學的轉述了解到演講的內容,上學期就時常使用學校圖書館的查詢系統 WebPAC(圖書館館藏目錄)以及資料庫總覽之檢索所需的資料與書籍,所以對這個系統的使用上並不陌生,大致上都已經有運用過這方面的資源來輔助。


WebPAC(圖書館館藏目錄) :

以本校圖書館所擁有的館藏為範圍 。
包括各種資料類型(圖書、期刊、學位論文、視聽資料) 。
只要能查到結果,就表示學校有,只需至指定館藏地點即可找到。
可查詢個人借閱狀況,提供預約、續借等附加功能 。
可以隨時查詢其他學校的 WebPAC,以瞭解別校館藏情形。






圖書館首頁-> 資料庫 :
以特定資料類型及範圍為收錄對象
圖書:北大方正電子書
期刊:CEPS中文電子期刊服務、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學位論文:CETD中文電子學位論文、PQDT
報紙:聯合知識庫、知識贏家資料庫
以特定主題為收錄範圍中華民國企業管理文獻摘要 (MARS)





台中技術學院圖書館資料庫
資料庫連線網址http://163.17.137.6/database/search/index.asp


我還沒有使用到的資源就是館際合作服務,我非常想使用這項服務項目,因為學校館藏資料畢竟沒有辦法收集的那麼齊全,運到到這樣的服務就可以,以此與其他學校或學術相關單位互相交流,添增更多的資源。

館際合作服務 全國文獻傳遞服務系統(NDDS)
館對館的服務 全國文獻傳遞服務系統(http://ndds.stpi.org.tw/):
為線上申請系統
申請帳號
包括文獻查詢、讀者專區、館員專區三部份

聯合目錄
查詢聯合目錄獲知館藏單位
期刊:全國期刊聯合目錄(全國文獻傳遞服務系統)
館藏:
a.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NBINET) (國家圖書館)
b.國內館藏目錄整合查詢(MetaCat)

另外演講者還有教大家校外使用電子資源的使用步驟,也特別提出假設的情境問題以及解決的方法, 我有看演講者的ppt檔,對於這項圖書館檢索功能系統有更深的認識,不過我認為這套方法可以開設給新生 聆聽,提早讓更能善用此項學習資源。





2009年5月4日 星期一

文摘:書法內省心理探索—書法研究班一周

文摘:書法內省心理探索—書法研究班一周

文摘作者:熊秉明



讀完這篇文摘,剛好與我目前上到的台灣美術研究課程相符,同樣都提到了寫書法不只是從臨帖及摹擬古人的字而已,重要的是如何從中去突破,有許多人因為練帖已有很長一段時間,始終脫離不了那既有的模式,更無法接納新的手法;相反地,有人卻可以把自己的內心放空,用另外一種角度去看待書法的新境界,將書法當作心情或情緒的抒發,盡情地揮毫。


作者曾舉辦過二次書法研究班,一是「中國書法視覺心理教學研究班」,目的在學習書法的基本技法;另一個是「中國書法內省心理探索研究班」,目的在於探究藝術創造的方法,都是為期一周的課程。本篇是作者教授「中國書法內省心理探索研究班」一周的內容及練習課程,他希望這門課可以從書法練習中認識自我、發現自我和塑造自我,把潛意識的自我都解放出來,除了是書法技法的探索更是重新了解自我的一個機會。


一周課程練習包含:
(一)平日正常的寫法。
(二)以機械方法打破理性控制:超速寫法、盲寫法。
(三)以心理方法打破理性控制:寫庸俗字、設想極限狀態。
(四)與人合作:吸收陌生成分。


我認為最有意思的練習就是盲寫法,回憶過去參加書法社的練習時,一開始都是買厚厚一本臨摹的帖子來描寫與揣摩過去書法家的筆法,如果要我閉眼或遮眼來運筆,真是一個大考驗,就算不是寫書法也都會寫得七零八落的了,更何況是提毛筆寫字。

作者的用意就是要學習者暫時取消理性的控制監督,用筆的輕重、緩急、長短、頓挫、曲直等都會成為深層心理的投射,不要怕字會寫醜,不要受大腦機制的控制,隨心運筆,凝聚會神,自然就會將字寫出。作者都會將學生每天的練習,做分類與分析跟大家做討論,以求讓他們自我省思,反而具有更深層的教學目的。

2009年4月27日 星期一

傳授論文撰寫方法-張宏吉教授演講

傳授論文撰寫方法-張宏吉教授演講

在上週,聽了張教授的簡潔又精闢的論文撰寫演講,雖然覺得有很多東西,其實在上學期的研究方法課堂上以及其他課都有大略的概念,不過,在實際練習撰寫時,的確碰到許多問題,也許真的讀的書太少了,所說的話,所寫的字,都不具深度,字彙的應用也是如此。

張教授一開始就引用自己爬山的體驗照片作為例子,寫論文就像爬山一樣,爬山前要做足準備功課以及登山配備(=讀許多的書籍及大量的文獻資料),鎖定要爬的山(=論文的題目),然後奮力往上爬,也許在爬山過程會遇到困難疑惑,你跟同行的人走的步伐也會不同,這是必然的。
但一旦鎖定了目標,就會有衝勁,身邊的師長就能助你一臂之力,重要的是,要現在就替自己設立好目標,對於這個演說我更加了解做研究前的一些方向,除了多閱讀書籍外,也不忘多充實自己外語的能力,太久沒有複習英文,真的退步不少,更該多去看看英文期刊,對中外文的論文做
一些整理,以便未來做論文時依據的參考。

演說的重點:

1.舊品新裝,套用以前研究者的研究理論並加上自己的想法。

2.如何找研究題目:
* 研究所教科書的最後一章,都會有整理出參考書目,可從中找尋。
* Review Paper
* 相同論文的最後一節,都有許多重點(盡量看國外的論文)。
* 同一作者的著作。
* 找老師或同學討論(教學相長)。
* 一定要找指導老師有興趣的題目(或是可以說服他支持你的研究題目)。

3. Read Journals.(閱讀期刊)

4. Go To Conferences.(要去參加研討會)

5. Major contribution to the society.(研究對社會的貢獻)

6. Be careful about sharing your ideas.(小心分享你的研究題目)

7. Put into Writing.

(1) Follow the format of a good article.
(2) Write every word very carefully.
(3) Save your work with Data.(檔案要存放好)
(4) Save in more than one place.(檔案要存放3個以上的地方)

8. Format for your paper.

(1) Introduction.(前言/摘要)
(2) Literature Review.(文獻回顧,不要只用舊的文獻,最好發表5年內的新文獻)
(3) Research Question and Hypotheses.
(4) Data and Results.
(5) Discussion and Conclusions.

9. Introduction

Point out the drawbacks of the literature.(be nice.)(指出過去文獻不足的地方,進一步做改善)

10. Literature Review

Synthesize the literature.(彙整文獻)

11. Data(資料)

Hand collecting data is the best.(一手資料是最好的)

12. Methodology

Do not apply a new methodology.(適不適合使用這個方法來研究)

2009年4月13日 星期一

論文導讀分析-眷村文化與眷村研究:問題與展望

眷村文化與眷村研究:問題與展望
Military Dependent’s village culture and The study :

The The study and Prospect


摘要

本篇論文描述眷村文化保存與眷村研究的現況,探討眷村文化與眷村研究未來的發展方向。本文認為,眷村文化的保存不能只限於文化館舍的建立與管理,也不能只停留在眷村文化節慶活動的舉辦。文史工作人士與社會科學學者或許可以認真思考眷村文化與眷村研究引發的研究議題,包括空間政策、空間規劃對眷村住戶及其後代社會關係與自我認同的影響。

前言

眷村是台灣二次大戰之後特有的社會現象,不但增富台灣的文化內涵,在台灣族群關係中的角色、地位也值得研究。文學作家與文學評論以眷村概念為核心,從事眷村文學的文本建構與文本分析。族群與族群關係研究專家把眷村納入族群研究的對象,將眷村住民及其後代(第二代、第三代)視為台灣四大族群之一。都市計畫專家把眷村改建、遷建當做都市更新的工作議題之一。文史工作者與中央、地方政府的文化部門則著重眷村文化(物)的保存(史料彙整與田野調查等)與相關文化活動的舉辦。眷村文化的保存與重建也因此停留在硬體建設與活動辦理,缺乏廣闊深厚的基礎。本篇論文的目的即是檢視眷村的現況,探討眷村研究的未來。本論文的研究方法以次級資料分析(secondary data analysis)與訪談法為主。次級資料包括官方統計資料、相關研究文獻與報章雜誌的報導,訪談對象包括桃園縣政府文化局官員與桃園縣龜山鄉千禧新村部分前眷村住戶。

眷村現況與發展

根據官方資料截至2006年7月底,全台灣共有888個眷村。從縣市分佈來看,台北市最多,有189個。其次是台北縣(96個)、台中市(86個)與桃園縣(83個)金門、連江兩縣沒有眷村。從軍種來看,陸軍最多(310個),其次是空軍(266個)與後備(118個),不過,因歷史因素與社會變遷快速,眷村的統計資料多半是近似值,難有精確數字。眷村總數有所出入,改建與遷建的統計資料與狀況自然更加複雜。例如,國防部資料顯示桃園縣龜山鄉憲光二村已經改建,但經過桃園縣政府文化局與地方文史工作者緊急搶救,憲光二村已緊急保留,並未全部拆除改建,只是住戶全部搬走。

全台灣有關眷村的研究大概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眷村文學。眷村文學中最著名者,當為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們》(1992)(小說集),以及針對該書與相關主題小說的文學評論。眷村文學看似與眷村研究沒有太大的關係,實際上卻為眷村研究的社會分析提供豐富的文本與脈絡。第二類是眷村史,包括口述歷史、回憶錄、紀錄片、田野調查、照片、雜文 等。第三類是眷村改建與隨之而來的各種議題(工程專業、都市發展、活化等),有的偏技術性,有的學術性較強。

眷村文化與眷村研究的未來

眷村研究未來的發展可以從兩個方向來看,一是眷村文化在文化政策中的地 位,二是眷村與族群關係的研究。在眷村與文化政策的關係方面,目前眷村文化的保存大體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舊有眷舍建物的保存與活化使用,另一種是以眷村概念為核心的文化節慶活動。前者可以上述實體眷村建築的保存與活化為主,後者則以政府自辦與委辦的活動為主,如眷村文化節、懷舊文物展(包括照片與舊物)、眷村美食節為代表。目前眷村文化保存有三大問題。

第一,眷村文物大量流失。政府的重點在於儘快拆除老舊眷村,改建國宅或新大樓,幾乎不重視眷村文 物保存問題。

第二,雖然許多地方政府文化局積極推動建立眷村文化館舍,但若館舍委託給民間人士或文史工作者經營管理,很可能面臨財力、人力不足的問題,以致於缺乏有系統的規劃、整理與維護。

第三,眷村的改建雖然解決眷舍破舊的問題,但社會互動與眷村認同的問題 隨之而來。隨著時間的流逝、世代的成長與流動(階級流動與住居地的搬遷),以及建物的老化與眷村的改建政策,水平的社會關係網絡被新建社區公寓與國宅的垂直空間切斷,只能透過人際交往與自治會、委員會的組織、社區公共活動空間,以及定期的眷村文化活動或節慶,勉強維繫,重建眷村的歷史記憶。有些改建的社區或國宅是由各眷村遷入,是否能形成新的眷村認同與社會網絡,新世代是否還認同眷村父祖輩的原鄉,也都是值得討論與探討的


總結

眷村的改建與遷建已是必然的趨勢,關鍵的問題是眷村文化與眷村研究該如何發展?眷村的文物流失與眷村文化館舍的經營問題在在值得重視,但眷村文化的保存是否只能透過眷村文化館舍與眷村文化節慶,值得考量。
本論文研究指出眷村文化若要可長可久,避免形式主義,可能需要跨領域的、跨學科的眷村研究,參考歐美對新移民第二代的社會研究,閱讀國內眷村文學作者的作品,設定研究議程與重要的研究議題。例如,眷村第二代如何定義?眷村住戶與第二代,甚至第三代的集體歷史記憶與認同有什麼異同?針對這些相關的研究問題,進行質與量的分析,眷村文化保存與更新的基礎或許可以更加穩固,更加深入。



資料來源:
眷村文化與眷村研究:問題與展望
Military Dependent’s village culture and The study :

The The study and Prospect
研究者:
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敎授兼系主任:王佳煌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十一月

論文導讀分析-空城記‧憶:從眷村影像符碼看一個世代的結束

空城記‧憶:
從眷村影像符碼看一個世代的結束
Mirror phase of Military-Dependent's Village



摘要

民國八十五年,爭議多時的《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由立法院三讀通過, 全省 888個眷村陸續被納入拆建計畫,眷村也隨著第一代外省族群的凋零而消 失。大陸各省與台灣本土所融合的特殊時空文化,也不得不走向落日餘暉的歷史 中。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在民國九十一年召開「弱勢文化補助政策說明會」時, 意識到快速消失的眷村文化有其保存的急迫性,於是將眷村文物館、眷村博物館 的設置,納入未來的重點補助計畫中。影像的歷史,畢竟比文字的歷史要多出「有圖為證」的證據性,屬於已然消失時空的 許多細節,尚可在若干年後被辨認與理解。我試圖以「記憶」為主軸,與「影像」的相對客觀記錄性、相對主觀創造性、變幻莫測的虛實空間等多重特質進行對話,為歷史文化的保存提供多元化觀點。

前言

「影像」的一體兩面有如歷史一樣,同時具備客觀性與主觀性。撇除刻意變造或無中生有的前提下,影像就是現象的載體,誠如傳播學者麥克魯漢所言:「媒介就是訊息」{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現今,正值眷村大幅變動的階段,同時存在著「完成改建的華廈國宅」、「拆除後的殘磚破瓦」、「人去樓空等待拆遷的空屋廢墟」、「仍有居民生活的眷村」等數種狀態,眷村一路走來的發展歷程在目前的時間點上呈現共時性。作者試圖運用攝影串聯影像符碼,作為記憶與想像的觸媒,坦然面對沛然難禦的光陰定律。

二、創作動機、創作目的與創作架構
作者本身是在眷村環境下生長的,所以對眷村的情感也就更加深刻,希望透過攝影影像記錄眷村現階段的樣貌。在某種程度上,歷史的記錄者類似研究人類活動軌跡的人類學者。雖然此創作是由作者個人角度出發,但是也同時具有社會性與時代性。以全國博碩士論文網站而言,目前雖有若干以「眷村」為相關主題的研究,但是針對「眷村」影像的記錄、影像創作或影像論述,卻付之闕如。期待能夠經營這個範疇,使得眷村相關研究能夠更形完整。



影像與符號、記憶的文獻探討


環顧生活空間裡,圖像早已成為世界大部分地區運行的不可或缺元素。假使這些攝影影像從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消失,那將會如何呢?藝術理論及完形心理學家魯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做了一個假設:且讓我們試試,把攝影從它為之服務的世界中抽出去。沒有照片的報紙和雜誌會是什麼樣的?沒有照片的廣告、商品包 裝、護照、家庭相冊、字典、目錄冊子又會是什麼樣的?這對於最根本的秩序將是一種粗暴的踐踏和徹底的洗劫。(魯道夫‧阿恩海姆,民 81,164 頁)影像已然形成一種社會秩序,以影像做為歷史記錄的介面,無疑成為直接映照人文軌跡的重要觀點之一。「此曾在」(Çaaété.)這句法文的原意是「這曾經存在過」,也是法國文學家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對攝影特質提出的重要觀點。前輩攝影家鄧南光、張才、鄭桑溪等拍攝大量台灣早期的庶民生活、地景地貌,經過長時間的篩洗,許多相片中的人、事、物早已無處可尋,但相片中影像卻都成為台灣重要的文化資產。

一張「相片」常是一個「故事」的隨機入口。「相片」與「故 事」兩者的「逝去本質」是相仿的;但「相片」與「故事」兩者對事物原本樣貌的描繪只能達到「類似」程度。攝影本身所記錄的影像和事實與回憶都有差距。本質上攝影是創造了另一個真實,而不是複製了真實。(章光和,民94,41頁)如果有一天(遲早終究會有這一天)眷村完全消失,眷村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在這個特殊場域的生活軌跡不復見了,《空城記‧憶》系列影像雖然無法重現眷村全貌,但至少留下蛛絲馬跡,見證屬於時空單行道上的人、事、物,為當下高聲倡議的文化多樣性作一歷史的「鏡子」、「變形」與「留痕」。

從過去到現在,眷村本身就是個符號,眷村影像也是由許多特定符號建構而成:國旗、標語、自製春聯、塗鴉、水井、窄巷、老兵、鄉音、慣用語法、麵食、腊味、紅大門、藍窗櫺、黑灰瓦,遷村之後空屋的叢生雜草、罕見人跡的迢迢長巷等不勝枚舉。在此嘗試找尋眷村與符號意義的衍生與關聯。而巴特《神話學》的文化現象觀點就是來自語言學,他認為人類的一切活動都可視為一系列的「語言」。

照片影像觀看者與攝影者,是否出自於同一個社會文化形塑的背景,的確會影響對符號傳達訊息的理解程度。如果某些人不懂「看的文法或倫理」,當某些視覺符碼對某些人無法產生意義時,這些視覺符碼是否就沒有意義?李維史陀曾說「一切意義的背後都是無意義。」所以,就算對於「看的文法」不理解,導致視覺符碼當下無法產生意義,但是只要是「看過了」的影像能產生些許殘存記憶,也就已經為產生意義的下一次觀看經驗預作「看懂了」的準備。我們藉感官而認識外在世界,當我們感覺到某些現象時,由於感官的運作方式,以及人腦整理、解釋外來刺激的方式,使我們賦予這些現象一些特徵。整理過程中有一個極重要的特點:就是我們把週遭的時空連續體切割成片段,因此我們才會把環境看作由許多不同名類的事物所組成,也把時間之流看成一連串分離的事件。

時間與空間通力合作造就集體記憶,而相片的特質正好與記憶不謀而合。相片凝結時間與空間,雖然空間是具象、時間是抽象的,但是抽象的時間可以藉由光陰洗鍊過的空間具象化。相片和記憶都不只是單純記錄而已,兩者都會醞釀、發酵、繁衍,所以:人類的記憶不是一部電腦,它是個藝術家及發明家,一個織夢者及詩人,永遠在動,從不停止。最主要的是,記憶是個講故事的人,為我們每個人編織生活中有趣的故事。

雖然眷村居民有多元化的來源(隨軍隊而來的大陸新移民、因婚姻進入眷村的閩南人、客家人、原住民、外籍人士),經過幾十年的融合也逐漸形塑出某些文化特質:
.生命歷程與國家命運息息相關,培養出較強烈的愛國情懷。一樣的軍人身分背景,和村外居民對照下較為團結。
.生命受戰爭威脅過的經驗,使得憂患意識強,家中常備棍棒器械。
.延伸自軍隊的階級服從倫理觀念,即使退役後,低階者仍對高階者仍以長官稱呼對待,行禮如儀。
.眷村子弟受父執輩或同儕影響,念軍校當職業軍人者不在少數,軍中人際網絡的關係也可多所照應。
.國家與國民黨之間的界線模糊,忠黨與愛國之間幾乎劃上等號。直到近年社會政治情勢的巨變,村民的觀念想法才有了多元化發展。
.眷村自成一格的半封閉空間形式的確造成與村外某種程度的隔閡,不相干的人不太敢隨意闖入。
.因為同為天涯淪落人,所以視鄰猶親、互相照應,營造出富有人情味的鄰里關係。
.父親輩長年駐守在外,母親身兼兩職,管教方式兩極發展:嚴格或放任。竹聯幫等所謂「外省掛」幫派逐漸崛起。
.各省不同的年節習俗為節慶增添豐富內容,各省語言的互相影響,讓第二代具有較佳語言適應能力。以早期推行國語政策時代而言,較為標準發音佔了不少優勢。
.多樣風格的飲食或麵食小吃在村子周邊形成聚集和特色,吸引村子內、外的饕客。
.第二代之間年齡相仿,鄰居可能也是同學,同儕之間常有群體活動,異性也常會玩在一起,講義氣是普遍共識。
.房舍因年久失修及人口增加,眷戶各憑本事擴張或加蓋,軍方眷管單位無力協助下,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原本統一規格的房舍外觀,開始有了高低起伏。即使搬離眷村依然保有長久養成的勤儉習慣,並對眷村生活懷念不已。
總結
小說家朱天心在「想我眷村的兄弟們」描述眷村第二代離開眷村後的微妙心情。她數度提問:「所有的眷村男孩都到哪裡去了?」在發展中國家都市更新的浪潮中,舊建築常被視為經濟進步的阻礙,於是眷村和北京胡同、上海弄堂一樣,都面臨到前所未有的衝擊與改變:破舊房舍變成大樓住宅;眷村的「自治會」在改建國宅後,理所當然變成「社區管理委員會」;地址的寫法也全然不同,但是當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後,都市更新過程激發並突顯了大家對空間記憶的渴望和需求。
作者本身生於眷村貼切以攝影拍攝過去生長的地方,對於這個創作的表達方式也更具有說服力。此創作論文是研究方法以訪談法與攝影展的方式呈現,藉由影像來記錄過去的台灣歷史與歲月,也在眷村傾圮雜亂中發現一種秩序和節奏,而攝影科技日新月異,攝影工具極度擴張了觀察的方式和範圍。





資料來源:
世新大學圖文傳播暨數位出版學系碩士技術報告
指導教授:蔣載榮
研 究 生:李俊賢
中華民國九十四年八月發表

論文導讀分析-眷村文化的形成與外省人的認同研究

眷村文化的形成與外省人的認同研究-以台南縣仁和村為例(1950~2007)
The formation of Military Dependent’s village culture and Mainlanders’ identities-The study on Renher-village in Tainan county(1950~2007)

摘要

近年來,台灣的眷村逐漸沒落而進行改建,作者意識到眷村文化即將消失的隱憂。為了探究眷村文化的演變,作者想探討眷村形成至改建的歷史,藉以了解眷村文化的傳承與演變。現今相關的眷村研究,可歸為四大領域:居住空間的研究、眷村社區文化的建構、族群身分的認同、眷村文學。還有綜合領域者,如以單一眷村為主的論文,探究眷村環境、族群文化特色。近年,各縣市政府為保存眷村文化也進行田野調查及口述史紀錄。作者嘗試做一綜合性領域的研究,本研究從眷村緣起、形成背景至改建國宅,並以台南縣仁和村為例,探討眷村歷史文化演變與族群認同。
在記錄眷村歷史同時,作者要探討外省人的認同。相較於台灣本省人,這群 中國的移民被稱為「外省人」,他們有自身背景文化。作者以空仁和村為個案研究,欲從當地建設等外在輪廓描述,繼而深入討論以人為中心之生活、文化等內在特色,以完整呈現本文個案-仁和眷村的文化變遷。民國三十九年仁和眷村由軍人自建,後來眷村逐年擴建、改善屋況、設置仁和國小、涼亭、活動中心等公共設施的陸續建設,顯示五、六十年代眷村早期的繁榮景象。從眷村祭祖習俗及飲食文化上隨著時代、環境的變遷,藉由探討仁和眷村文化的變與不變,來呈現出住在眷村的外省族群從國共內戰遷移到台灣後,他們如何融造特殊的眷村文化。

研究動機


由於作者本身乃眷村第三代,曾住過台南縣仁德鄉二空新村的仁和村,感受過眷村的多元文化。自八十五年立院通過眷村改建條例後,重建的腳步越來越近,經過十年後,二空終於也要展開動工拆建,使作者開始思考記錄眷村歷史,
若再不追尋前人腳步,這一段動蕩的歷史與遷移文化,恐怕將消失蹤影了。在記錄眷村歷史之餘,作者欲連帶探討外省人的認同問題。作者首先於九十五年進行眷村老者的口述訪談,再以拍照、攝影方式記錄本村的特別活動與文化,如改建說明會、元旦升旗等。作者再進一步從《仁德鄉志》、訪談資料結合專書,針對二空新村源流、興建時空背景加以探討。作者希望藉由描繪眷村外在建設歷史與內在生活文化等要素,勾勒出仁和村的整體族群文化圖像,最後提出目前隱憂與改建願景,對眷村歷史的保存盡一份心力。


相關文獻

作者以其為基礎,歸類出居住空間的研究、眷村社區文化研究、族群身分認同研究、眷村文學四大領域。不過也有其他綜合領域的研究者,如以單一眷村為主 的論文,探究眷村環境、族群文化特色。
1、居住空間的研究
居住空間的研究以建築所、建築及城鄉、都市計畫研究所等,科系學生的論文為主。也有些論文以環境與建築的觀點出發,探討眷村空間的意涵。這類論文以眷村的基地為研究範圍,大多注重外部 空間層面的探討,而忽略了眷村內部居民社會生活、認同的變遷。
2、眷村社區文化研究
這類論文企圖建構眷村的社區文化,找出眷村文化的特色。
3、族群身分認同研究
在族群認同的研究上,有些著重探討眷村居民是認同中國?還是台灣?如孫 立梅(2001)〈外省人的「家」:多義的記憶與移動的認同〉,主要以家、過去記憶的角度來討論外省人的認同問題。
4、眷村文學
有關眷村文學的文章,主要以外省第二代的作家及作品為對象以及探討女性眷村文學的作品:周莉菁(2006)〈女性眷村文學記憶圖像之形塑〉,18作者以蘇偉貞、袁瓊瓊、朱天心與朱天文四位女作家的作品,依主題分析 1970、1980、1980 年代末至 1990 年代初(解嚴前後)、1990 年代的文學書寫下的眷村。
5、其他多元研究
(1)多元觀點的論文回顧以眷村為研究對象的論文,不只包含空間、文化、族群認同單面向的研究。
(2)地方政府的眷村文化保存成果
除上述眷村研究的論文外,新竹、桃園等縣市政府文化局也意識到眷村正逐漸消失,而致力推行一系列保存眷村文化的活動。各縣市中研究成果最豐富的,首推新竹市,早於民國八十六年舉辦全國文藝季「竹籬笆內的春天:眷村的故事」活動。

回顧多年來眷村的研究,可謂包含了空間、文化、族群等各面向的領域探討。而作者也嘗試做一綜合性領域的研究,從眷村緣起、建築特色、形成背景至改建的大環境論述,再探討個案仁和眷村的歷史文化的傳承改變與族群認同,希望在保存仁和村文化的同時,也能了解眷村整體歷史,以求結合歷史文化、空間、族群各面向的完整研究。



研究方法
本篇論文主要描述眷村的興建、文化變遷及族群認同。作者從大陸軍眷遷臺 的時代背景談起,再論全台眷村興建過程與改建現況,最後以仁和村為案例探討 眷村的歷史與文化特色。所以本論文研究方法包含歷史資料的蒐集、整理與利用 錄音、照相、筆記等方式進行訪談記錄。作者主要蒐集的歷史資料包括:眷村歷史相關之檔案文件、與二空自治會內保存之興建過程、投票統計等記錄,並運用《仁德鄉志》收錄之二空歷史,還有眷村各種重大活動紀念照與日常生活的照片。除了住戶訪談外,個人還對當地機關組織進行訪問了解,如二空自治會、社 區發展協會等。作者有鑒於眷村改建工程即將於民國九十八年結束,眷村整體研究的時機刻不容緩,所以嘗試從相關研究文獻出發,進行眷村緣起、建築特色、形成背景至改建國宅的大環境論述,是結合眷村空間、歷史與眷改現況的整體研究。

台南縣仁和眷村文化的傳統與創新
經過幾十年,眷村裡來自大江南北的軍人及眷屬,在類似貧民窟的聚落中,發展出新的族群模式。眷村的主角是一群歷經戰亂、顛沛流離的難民,是一群和 親友、故鄉生離死別而流落異鄉人;是望斷天涯路而有家歸不得的落難者。時代造就了這一齣悲劇。數十年來,他們被隔絕的氛圍薰陶,形成類親族的獨特文化;本土意識興起,族群意識被喚起,而「芋仔」、「番薯」成為敵對族群的代名詞。有別於閩、客族群,他們被稱為「外省仔」,但是又被中國人稱為「台胞」。 時代造就了他們邊緣的性格。

眷村的過去與現況
作者記憶裡小時候的眷村印象,是既熱鬧又生氣蓬勃的。仁和村由熱鬧轉變沉靜,情感也漸疏離,眷村文化正迅速消失中,故主要討論仁和村「文化變遷」的問題。文化變遷發生的原因,包括與外來文化接觸、人口增減、文化的創新發明、經濟政治體制之改變等,其中以創新發明、文化交流與文化革命等影響最大而直接。作者文中從眷村媽媽的生活、一般婚喪習俗、特殊慶典與眷村信仰、政黨認同、飲食等各層面來重現眷村的多元文化作詳盡的歷史研究。

眷村的族群認同
從作者在仁和村的訪談過程中,發現除眷村第一代較認同中國文化外,其實許多第二代自認既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因為他們在台灣生長、受教育至成家立業。 或許他們的祖先來自大陸,但他們對台灣這塊土地的認同卻也不輸本省人。這正符合施正鋒所提:或許將來會發展出「雙重的政治民族認同」。



總結

本篇論文完整探討了從民國三十八年到現今九十六年眷村的源起、興盛至沒落景況。眷村是冷戰時期的產物,年代橫跨久遠,蘊涵了特殊的文化。

(一)眷村整體發展方面
眷村是戰亂時代的產物,乃為安置國共內戰失敗遷台的大陸軍眷而興起。「眷村」名稱在台灣出現,顧名思義就是供軍隊眷屬居住的村落,留守處就變成眷村管理單位。有了眷村,這群軍眷總算結束流離生活,正式安居。眷村又因準備反攻大陸,而被認為是短期臨時性的住所;建築材料多半以"竹椽土瓦蓋頂,竹筋糊泥為壁",形成一個以竹籬笆與外界隔離,用簡易建材搭蓋的居住環境。它們大多坐落於軍事基地附近,因軍事性質而須與外界隔離,不僅由軍方管理、統發眷糧,且內設自治會、學校、診療所等,自行運轉行政、教育、醫療等功能,自成一封閉性的社群。而兩波改建工作把眷村合建國宅大廈,眷村不再是隔離的軍事聚落,恐將造成未來眷村文化的消失。因此各地方政府、文史工作者與眷村有志之子弟,如桃園之桃籽園文化基金會及新竹市文化局,為保存眷村文化而針對眷村展開一連串口述歷史與田野調查,希望能留給後人眷村存在的歷史片段,現階段成果相當豐碩。

(二)個案-仁和眷村文化與認同方面
台南縣境內原有十三處眷村,目前僅剩仁德二空新村、永康市飛燕新村及新化鎮大同新村三處仍保留,作者則以二空歷史最悠久之仁和村為個案研究,探討眷村文化的傳承與改變。

簡而言之,眷村是冷戰、國共衝突之下的產物,有其悲劇性的意義。在閩、客及原住民的台灣文化中,時代賦予它特殊的意義,也孕育出特殊的族群文化。本論文藉由探討個案仁和眷村文化的變與不變,來呈現出住在眷村的外省族群從國共內戰遷移到台灣後,他們對中國與台灣文化有何保留與創新,如何融造特殊的眷村文化,期望能使這幅眷村文化的圖像更豐富完整。






資料來源: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眷村文化的形成與外省人的認同研究-
以台南縣仁和村為例(1950~2007)
The formation of Military Dependent’s village culture and Mainlanders’ identities-The study on Renher-village in Tainan county(1950~2007)
指導教授:張四德
研究生:李宜潔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