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村文化的形成與外省人的認同研究-以台南縣仁和村為例(1950~2007)
The formation of Military Dependent’s village culture and Mainlanders’ identities-The study on Renher-village in Tainan county(1950~2007)
摘要
近年來,台灣的眷村逐漸沒落而進行改建,作者意識到眷村文化即將消失的隱憂。為了探究眷村文化的演變,作者想探討眷村形成至改建的歷史,藉以了解眷村文化的傳承與演變。現今相關的眷村研究,可歸為四大領域:居住空間的研究、眷村社區文化的建構、族群身分的認同、眷村文學。還有綜合領域者,如以單一眷村為主的論文,探究眷村環境、族群文化特色。近年,各縣市政府為保存眷村文化也進行田野調查及口述史紀錄。作者嘗試做一綜合性領域的研究,本研究從眷村緣起、形成背景至改建國宅,並以台南縣仁和村為例,探討眷村歷史文化演變與族群認同。
在記錄眷村歷史同時,作者要探討外省人的認同。相較於台灣本省人,這群 中國的移民被稱為「外省人」,他們有自身背景文化。作者以空仁和村為個案研究,欲從當地建設等外在輪廓描述,繼而深入討論以人為中心之生活、文化等內在特色,以完整呈現本文個案-仁和眷村的文化變遷。民國三十九年仁和眷村由軍人自建,後來眷村逐年擴建、改善屋況、設置仁和國小、涼亭、活動中心等公共設施的陸續建設,顯示五、六十年代眷村早期的繁榮景象。從眷村祭祖習俗及飲食文化上隨著時代、環境的變遷,藉由探討仁和眷村文化的變與不變,來呈現出住在眷村的外省族群從國共內戰遷移到台灣後,他們如何融造特殊的眷村文化。
研究動機
由於作者本身乃眷村第三代,曾住過台南縣仁德鄉二空新村的仁和村,感受過眷村的多元文化。自八十五年立院通過眷村改建條例後,重建的腳步越來越近,經過十年後,二空終於也要展開動工拆建,使作者開始思考記錄眷村歷史,
若再不追尋前人腳步,這一段動蕩的歷史與遷移文化,恐怕將消失蹤影了。在記錄眷村歷史之餘,作者欲連帶探討外省人的認同問題。作者首先於九十五年進行眷村老者的口述訪談,再以拍照、攝影方式記錄本村的特別活動與文化,如改建說明會、元旦升旗等。作者再進一步從《仁德鄉志》、訪談資料結合專書,針對二空新村源流、興建時空背景加以探討。作者希望藉由描繪眷村外在建設歷史與內在生活文化等要素,勾勒出仁和村的整體族群文化圖像,最後提出目前隱憂與改建願景,對眷村歷史的保存盡一份心力。
相關文獻
作者以其為基礎,歸類出居住空間的研究、眷村社區文化研究、族群身分認同研究、眷村文學四大領域。不過也有其他綜合領域的研究者,如以單一眷村為主 的論文,探究眷村環境、族群文化特色。
1、居住空間的研究
居住空間的研究以建築所、建築及城鄉、都市計畫研究所等,科系學生的論文為主。也有些論文以環境與建築的觀點出發,探討眷村空間的意涵。這類論文以眷村的基地為研究範圍,大多注重外部 空間層面的探討,而忽略了眷村內部居民社會生活、認同的變遷。
2、眷村社區文化研究
這類論文企圖建構眷村的社區文化,找出眷村文化的特色。
3、族群身分認同研究
在族群認同的研究上,有些著重探討眷村居民是認同中國?還是台灣?如孫 立梅(2001)〈外省人的「家」:多義的記憶與移動的認同〉,主要以家、過去記憶的角度來討論外省人的認同問題。
4、眷村文學
有關眷村文學的文章,主要以外省第二代的作家及作品為對象以及探討女性眷村文學的作品:周莉菁(2006)〈女性眷村文學記憶圖像之形塑〉,18作者以蘇偉貞、袁瓊瓊、朱天心與朱天文四位女作家的作品,依主題分析 1970、1980、1980 年代末至 1990 年代初(解嚴前後)、1990 年代的文學書寫下的眷村。
5、其他多元研究
(1)多元觀點的論文回顧以眷村為研究對象的論文,不只包含空間、文化、族群認同單面向的研究。
(2)地方政府的眷村文化保存成果
除上述眷村研究的論文外,新竹、桃園等縣市政府文化局也意識到眷村正逐漸消失,而致力推行一系列保存眷村文化的活動。各縣市中研究成果最豐富的,首推新竹市,早於民國八十六年舉辦全國文藝季「竹籬笆內的春天:眷村的故事」活動。
回顧多年來眷村的研究,可謂包含了空間、文化、族群等各面向的領域探討。而作者也嘗試做一綜合性領域的研究,從眷村緣起、建築特色、形成背景至改建的大環境論述,再探討個案仁和眷村的歷史文化的傳承改變與族群認同,希望在保存仁和村文化的同時,也能了解眷村整體歷史,以求結合歷史文化、空間、族群各面向的完整研究。
研究方法
本篇論文主要描述眷村的興建、文化變遷及族群認同。作者從大陸軍眷遷臺 的時代背景談起,再論全台眷村興建過程與改建現況,最後以仁和村為案例探討 眷村的歷史與文化特色。所以本論文研究方法包含歷史資料的蒐集、整理與利用 錄音、照相、筆記等方式進行訪談記錄。作者主要蒐集的歷史資料包括:眷村歷史相關之檔案文件、與二空自治會內保存之興建過程、投票統計等記錄,並運用《仁德鄉志》收錄之二空歷史,還有眷村各種重大活動紀念照與日常生活的照片。除了住戶訪談外,個人還對當地機關組織進行訪問了解,如二空自治會、社 區發展協會等。作者有鑒於眷村改建工程即將於民國九十八年結束,眷村整體研究的時機刻不容緩,所以嘗試從相關研究文獻出發,進行眷村緣起、建築特色、形成背景至改建國宅的大環境論述,是結合眷村空間、歷史與眷改現況的整體研究。
台南縣仁和眷村文化的傳統與創新
經過幾十年,眷村裡來自大江南北的軍人及眷屬,在類似貧民窟的聚落中,發展出新的族群模式。眷村的主角是一群歷經戰亂、顛沛流離的難民,是一群和 親友、故鄉生離死別而流落異鄉人;是望斷天涯路而有家歸不得的落難者。時代造就了這一齣悲劇。數十年來,他們被隔絕的氛圍薰陶,形成類親族的獨特文化;本土意識興起,族群意識被喚起,而「芋仔」、「番薯」成為敵對族群的代名詞。有別於閩、客族群,他們被稱為「外省仔」,但是又被中國人稱為「台胞」。 時代造就了他們邊緣的性格。
眷村的過去與現況
作者記憶裡小時候的眷村印象,是既熱鬧又生氣蓬勃的。仁和村由熱鬧轉變沉靜,情感也漸疏離,眷村文化正迅速消失中,故主要討論仁和村「文化變遷」的問題。文化變遷發生的原因,包括與外來文化接觸、人口增減、文化的創新發明、經濟政治體制之改變等,其中以創新發明、文化交流與文化革命等影響最大而直接。作者文中從眷村媽媽的生活、一般婚喪習俗、特殊慶典與眷村信仰、政黨認同、飲食等各層面來重現眷村的多元文化作詳盡的歷史研究。
眷村的族群認同
從作者在仁和村的訪談過程中,發現除眷村第一代較認同中國文化外,其實許多第二代自認既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因為他們在台灣生長、受教育至成家立業。 或許他們的祖先來自大陸,但他們對台灣這塊土地的認同卻也不輸本省人。這正符合施正鋒所提:或許將來會發展出「雙重的政治民族認同」。
總結
本篇論文完整探討了從民國三十八年到現今九十六年眷村的源起、興盛至沒落景況。眷村是冷戰時期的產物,年代橫跨久遠,蘊涵了特殊的文化。
(一)眷村整體發展方面
眷村是戰亂時代的產物,乃為安置國共內戰失敗遷台的大陸軍眷而興起。「眷村」名稱在台灣出現,顧名思義就是供軍隊眷屬居住的村落,留守處就變成眷村管理單位。有了眷村,這群軍眷總算結束流離生活,正式安居。眷村又因準備反攻大陸,而被認為是短期臨時性的住所;建築材料多半以"竹椽土瓦蓋頂,竹筋糊泥為壁",形成一個以竹籬笆與外界隔離,用簡易建材搭蓋的居住環境。它們大多坐落於軍事基地附近,因軍事性質而須與外界隔離,不僅由軍方管理、統發眷糧,且內設自治會、學校、診療所等,自行運轉行政、教育、醫療等功能,自成一封閉性的社群。而兩波改建工作把眷村合建國宅大廈,眷村不再是隔離的軍事聚落,恐將造成未來眷村文化的消失。因此各地方政府、文史工作者與眷村有志之子弟,如桃園之桃籽園文化基金會及新竹市文化局,為保存眷村文化而針對眷村展開一連串口述歷史與田野調查,希望能留給後人眷村存在的歷史片段,現階段成果相當豐碩。
(二)個案-仁和眷村文化與認同方面
台南縣境內原有十三處眷村,目前僅剩仁德二空新村、永康市飛燕新村及新化鎮大同新村三處仍保留,作者則以二空歷史最悠久之仁和村為個案研究,探討眷村文化的傳承與改變。
簡而言之,眷村是冷戰、國共衝突之下的產物,有其悲劇性的意義。在閩、客及原住民的台灣文化中,時代賦予它特殊的意義,也孕育出特殊的族群文化。本論文藉由探討個案仁和眷村文化的變與不變,來呈現出住在眷村的外省族群從國共內戰遷移到台灣後,他們對中國與台灣文化有何保留與創新,如何融造特殊的眷村文化,期望能使這幅眷村文化的圖像更豐富完整。
資料來源: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眷村文化的形成與外省人的認同研究-
以台南縣仁和村為例(1950~2007)
The formation of Military Dependent’s village culture and Mainlanders’ identities-The study on Renher-village in Tainan county(1950~2007)
指導教授:張四德
研究生:李宜潔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六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