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3日 星期一

論文導讀分析-空城記‧憶:從眷村影像符碼看一個世代的結束

空城記‧憶:
從眷村影像符碼看一個世代的結束
Mirror phase of Military-Dependent's Village



摘要

民國八十五年,爭議多時的《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由立法院三讀通過, 全省 888個眷村陸續被納入拆建計畫,眷村也隨著第一代外省族群的凋零而消 失。大陸各省與台灣本土所融合的特殊時空文化,也不得不走向落日餘暉的歷史 中。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在民國九十一年召開「弱勢文化補助政策說明會」時, 意識到快速消失的眷村文化有其保存的急迫性,於是將眷村文物館、眷村博物館 的設置,納入未來的重點補助計畫中。影像的歷史,畢竟比文字的歷史要多出「有圖為證」的證據性,屬於已然消失時空的 許多細節,尚可在若干年後被辨認與理解。我試圖以「記憶」為主軸,與「影像」的相對客觀記錄性、相對主觀創造性、變幻莫測的虛實空間等多重特質進行對話,為歷史文化的保存提供多元化觀點。

前言

「影像」的一體兩面有如歷史一樣,同時具備客觀性與主觀性。撇除刻意變造或無中生有的前提下,影像就是現象的載體,誠如傳播學者麥克魯漢所言:「媒介就是訊息」{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現今,正值眷村大幅變動的階段,同時存在著「完成改建的華廈國宅」、「拆除後的殘磚破瓦」、「人去樓空等待拆遷的空屋廢墟」、「仍有居民生活的眷村」等數種狀態,眷村一路走來的發展歷程在目前的時間點上呈現共時性。作者試圖運用攝影串聯影像符碼,作為記憶與想像的觸媒,坦然面對沛然難禦的光陰定律。

二、創作動機、創作目的與創作架構
作者本身是在眷村環境下生長的,所以對眷村的情感也就更加深刻,希望透過攝影影像記錄眷村現階段的樣貌。在某種程度上,歷史的記錄者類似研究人類活動軌跡的人類學者。雖然此創作是由作者個人角度出發,但是也同時具有社會性與時代性。以全國博碩士論文網站而言,目前雖有若干以「眷村」為相關主題的研究,但是針對「眷村」影像的記錄、影像創作或影像論述,卻付之闕如。期待能夠經營這個範疇,使得眷村相關研究能夠更形完整。



影像與符號、記憶的文獻探討


環顧生活空間裡,圖像早已成為世界大部分地區運行的不可或缺元素。假使這些攝影影像從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消失,那將會如何呢?藝術理論及完形心理學家魯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做了一個假設:且讓我們試試,把攝影從它為之服務的世界中抽出去。沒有照片的報紙和雜誌會是什麼樣的?沒有照片的廣告、商品包 裝、護照、家庭相冊、字典、目錄冊子又會是什麼樣的?這對於最根本的秩序將是一種粗暴的踐踏和徹底的洗劫。(魯道夫‧阿恩海姆,民 81,164 頁)影像已然形成一種社會秩序,以影像做為歷史記錄的介面,無疑成為直接映照人文軌跡的重要觀點之一。「此曾在」(Çaaété.)這句法文的原意是「這曾經存在過」,也是法國文學家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對攝影特質提出的重要觀點。前輩攝影家鄧南光、張才、鄭桑溪等拍攝大量台灣早期的庶民生活、地景地貌,經過長時間的篩洗,許多相片中的人、事、物早已無處可尋,但相片中影像卻都成為台灣重要的文化資產。

一張「相片」常是一個「故事」的隨機入口。「相片」與「故 事」兩者的「逝去本質」是相仿的;但「相片」與「故事」兩者對事物原本樣貌的描繪只能達到「類似」程度。攝影本身所記錄的影像和事實與回憶都有差距。本質上攝影是創造了另一個真實,而不是複製了真實。(章光和,民94,41頁)如果有一天(遲早終究會有這一天)眷村完全消失,眷村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在這個特殊場域的生活軌跡不復見了,《空城記‧憶》系列影像雖然無法重現眷村全貌,但至少留下蛛絲馬跡,見證屬於時空單行道上的人、事、物,為當下高聲倡議的文化多樣性作一歷史的「鏡子」、「變形」與「留痕」。

從過去到現在,眷村本身就是個符號,眷村影像也是由許多特定符號建構而成:國旗、標語、自製春聯、塗鴉、水井、窄巷、老兵、鄉音、慣用語法、麵食、腊味、紅大門、藍窗櫺、黑灰瓦,遷村之後空屋的叢生雜草、罕見人跡的迢迢長巷等不勝枚舉。在此嘗試找尋眷村與符號意義的衍生與關聯。而巴特《神話學》的文化現象觀點就是來自語言學,他認為人類的一切活動都可視為一系列的「語言」。

照片影像觀看者與攝影者,是否出自於同一個社會文化形塑的背景,的確會影響對符號傳達訊息的理解程度。如果某些人不懂「看的文法或倫理」,當某些視覺符碼對某些人無法產生意義時,這些視覺符碼是否就沒有意義?李維史陀曾說「一切意義的背後都是無意義。」所以,就算對於「看的文法」不理解,導致視覺符碼當下無法產生意義,但是只要是「看過了」的影像能產生些許殘存記憶,也就已經為產生意義的下一次觀看經驗預作「看懂了」的準備。我們藉感官而認識外在世界,當我們感覺到某些現象時,由於感官的運作方式,以及人腦整理、解釋外來刺激的方式,使我們賦予這些現象一些特徵。整理過程中有一個極重要的特點:就是我們把週遭的時空連續體切割成片段,因此我們才會把環境看作由許多不同名類的事物所組成,也把時間之流看成一連串分離的事件。

時間與空間通力合作造就集體記憶,而相片的特質正好與記憶不謀而合。相片凝結時間與空間,雖然空間是具象、時間是抽象的,但是抽象的時間可以藉由光陰洗鍊過的空間具象化。相片和記憶都不只是單純記錄而已,兩者都會醞釀、發酵、繁衍,所以:人類的記憶不是一部電腦,它是個藝術家及發明家,一個織夢者及詩人,永遠在動,從不停止。最主要的是,記憶是個講故事的人,為我們每個人編織生活中有趣的故事。

雖然眷村居民有多元化的來源(隨軍隊而來的大陸新移民、因婚姻進入眷村的閩南人、客家人、原住民、外籍人士),經過幾十年的融合也逐漸形塑出某些文化特質:
.生命歷程與國家命運息息相關,培養出較強烈的愛國情懷。一樣的軍人身分背景,和村外居民對照下較為團結。
.生命受戰爭威脅過的經驗,使得憂患意識強,家中常備棍棒器械。
.延伸自軍隊的階級服從倫理觀念,即使退役後,低階者仍對高階者仍以長官稱呼對待,行禮如儀。
.眷村子弟受父執輩或同儕影響,念軍校當職業軍人者不在少數,軍中人際網絡的關係也可多所照應。
.國家與國民黨之間的界線模糊,忠黨與愛國之間幾乎劃上等號。直到近年社會政治情勢的巨變,村民的觀念想法才有了多元化發展。
.眷村自成一格的半封閉空間形式的確造成與村外某種程度的隔閡,不相干的人不太敢隨意闖入。
.因為同為天涯淪落人,所以視鄰猶親、互相照應,營造出富有人情味的鄰里關係。
.父親輩長年駐守在外,母親身兼兩職,管教方式兩極發展:嚴格或放任。竹聯幫等所謂「外省掛」幫派逐漸崛起。
.各省不同的年節習俗為節慶增添豐富內容,各省語言的互相影響,讓第二代具有較佳語言適應能力。以早期推行國語政策時代而言,較為標準發音佔了不少優勢。
.多樣風格的飲食或麵食小吃在村子周邊形成聚集和特色,吸引村子內、外的饕客。
.第二代之間年齡相仿,鄰居可能也是同學,同儕之間常有群體活動,異性也常會玩在一起,講義氣是普遍共識。
.房舍因年久失修及人口增加,眷戶各憑本事擴張或加蓋,軍方眷管單位無力協助下,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原本統一規格的房舍外觀,開始有了高低起伏。即使搬離眷村依然保有長久養成的勤儉習慣,並對眷村生活懷念不已。
總結
小說家朱天心在「想我眷村的兄弟們」描述眷村第二代離開眷村後的微妙心情。她數度提問:「所有的眷村男孩都到哪裡去了?」在發展中國家都市更新的浪潮中,舊建築常被視為經濟進步的阻礙,於是眷村和北京胡同、上海弄堂一樣,都面臨到前所未有的衝擊與改變:破舊房舍變成大樓住宅;眷村的「自治會」在改建國宅後,理所當然變成「社區管理委員會」;地址的寫法也全然不同,但是當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後,都市更新過程激發並突顯了大家對空間記憶的渴望和需求。
作者本身生於眷村貼切以攝影拍攝過去生長的地方,對於這個創作的表達方式也更具有說服力。此創作論文是研究方法以訪談法與攝影展的方式呈現,藉由影像來記錄過去的台灣歷史與歲月,也在眷村傾圮雜亂中發現一種秩序和節奏,而攝影科技日新月異,攝影工具極度擴張了觀察的方式和範圍。





資料來源:
世新大學圖文傳播暨數位出版學系碩士技術報告
指導教授:蔣載榮
研 究 生:李俊賢
中華民國九十四年八月發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