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5日 星期一
文化創意產業學程-網站設計與網路行銷講座
主題:2009年網路架站與線上行銷趨勢和商機
演講者:劉威麟
這個講座主要介紹網站設計與目前行銷的趨勢,他認為網站是有訣竅的,他曾經為信義育幼院舉辦連署活動而設的連署網站,在一個月內吸引了6700人次的紀錄,透過這樣的經驗累積,他為他的網站行銷做了公式分析:
VGR病毒成長率=Viral Growth Rate
Y x Y x Z = VGR
意思是會有多少網路使用者透過網路的傳遞,真的進行參與的機率。
他還提到近年來很夯的網路拍賣,認為網拍的重心-長尾理論(The Long Tail),提出目前網拍成功的案例。還以有趣的以電影海角七號 vs.色戒 vs.變形金剛 來作舉例,詢問看過這些電影的人是透過怎麼樣的行銷手法,吸引觀眾前去觀看電影的。
"網站勝" 很容易在一片網站中脫穎而出。
以國外以成功販售花卉網站案例來說-ProFlowers:
提出網站勝的關鍵
1.網站底色使用。
2.圖片修圖技術。
3.版塊緊密度。
4.購物流程填寫順序。
最好的網站就是"跳出率"最低,"轉換率"最高。
或是縮短戰線
1.架站容易為主。
2.只賣一個特定商品,增加網站特殊性。
五個網站商機:
1.賣舊東西。
2.賣舊書籍:AbBooks是一個專給舊書買賣的C2C平台。
3.賣給網站興趣者。
4.苦力代購:One Click Grocery是國外一個位大學生代購蔬菜的網站。
5.串連兩方,賣兩方。
2009年5月18日 星期一
專題講座-圖書館資源利用課程
上週搬家因此錯過了這個專題的講座,大致上有從同學的轉述了解到演講的內容,上學期就時常使用學校圖書館的查詢系統 WebPAC(圖書館館藏目錄)以及資料庫總覽之檢索所需的資料與書籍,所以對這個系統的使用上並不陌生,大致上都已經有運用過這方面的資源來輔助。
WebPAC(圖書館館藏目錄) :
以本校圖書館所擁有的館藏為範圍 。
包括各種資料類型(圖書、期刊、學位論文、視聽資料) 。
只要能查到結果,就表示學校有,只需至指定館藏地點即可找到。
可查詢個人借閱狀況,提供預約、續借等附加功能 。
可以隨時查詢其他學校的 WebPAC,以瞭解別校館藏情形。
圖書館首頁-> 資料庫 :
以特定資料類型及範圍為收錄對象
圖書:北大方正電子書
期刊:CEPS中文電子期刊服務、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學位論文:CETD中文電子學位論文、PQDT
報紙:聯合知識庫、知識贏家資料庫
以特定主題為收錄範圍中華民國企業管理文獻摘要 (MARS)
台中技術學院圖書館資料庫
資料庫連線網址http://163.17.137.6/database/search/index.asp
我還沒有使用到的資源就是館際合作服務,我非常想使用這項服務項目,因為學校館藏資料畢竟沒有辦法收集的那麼齊全,運到到這樣的服務就可以,以此與其他學校或學術相關單位互相交流,添增更多的資源。
館際合作服務 全國文獻傳遞服務系統(NDDS)
館對館的服務 全國文獻傳遞服務系統(http://ndds.stpi.org.tw/):
為線上申請系統
申請帳號
包括文獻查詢、讀者專區、館員專區三部份
聯合目錄
查詢聯合目錄獲知館藏單位
期刊:全國期刊聯合目錄(全國文獻傳遞服務系統)
館藏:
a.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NBINET) (國家圖書館)
b.國內館藏目錄整合查詢(MetaCat)
另外演講者還有教大家校外使用電子資源的使用步驟,也特別提出假設的情境問題以及解決的方法, 我有看演講者的ppt檔,對於這項圖書館檢索功能系統有更深的認識,不過我認為這套方法可以開設給新生 聆聽,提早讓更能善用此項學習資源。
2009年5月4日 星期一
文摘:書法內省心理探索—書法研究班一周
文摘作者:熊秉明
讀完這篇文摘,剛好與我目前上到的台灣美術研究課程相符,同樣都提到了寫書法不只是從臨帖及摹擬古人的字而已,重要的是如何從中去突破,有許多人因為練帖已有很長一段時間,始終脫離不了那既有的模式,更無法接納新的手法;相反地,有人卻可以把自己的內心放空,用另外一種角度去看待書法的新境界,將書法當作心情或情緒的抒發,盡情地揮毫。
作者曾舉辦過二次書法研究班,一是「中國書法視覺心理教學研究班」,目的在學習書法的基本技法;另一個是「中國書法內省心理探索研究班」,目的在於探究藝術創造的方法,都是為期一周的課程。本篇是作者教授「中國書法內省心理探索研究班」一周的內容及練習課程,他希望這門課可以從書法練習中認識自我、發現自我和塑造自我,把潛意識的自我都解放出來,除了是書法技法的探索更是重新了解自我的一個機會。
一周課程練習包含:
(一)平日正常的寫法。
(二)以機械方法打破理性控制:超速寫法、盲寫法。
(三)以心理方法打破理性控制:寫庸俗字、設想極限狀態。
(四)與人合作:吸收陌生成分。
我認為最有意思的練習就是盲寫法,回憶過去參加書法社的練習時,一開始都是買厚厚一本臨摹的帖子來描寫與揣摩過去書法家的筆法,如果要我閉眼或遮眼來運筆,真是一個大考驗,就算不是寫書法也都會寫得七零八落的了,更何況是提毛筆寫字。
作者的用意就是要學習者暫時取消理性的控制監督,用筆的輕重、緩急、長短、頓挫、曲直等都會成為深層心理的投射,不要怕字會寫醜,不要受大腦機制的控制,隨心運筆,凝聚會神,自然就會將字寫出。作者都會將學生每天的練習,做分類與分析跟大家做討論,以求讓他們自我省思,反而具有更深層的教學目的。
2009年4月27日 星期一
傳授論文撰寫方法-張宏吉教授演講
在上週,聽了張教授的簡潔又精闢的論文撰寫演講,雖然覺得有很多東西,其實在上學期的研究方法課堂上以及其他課都有大略的概念,不過,在實際練習撰寫時,的確碰到許多問題,也許真的讀的書太少了,所說的話,所寫的字,都不具深度,字彙的應用也是如此。
張教授一開始就引用自己爬山的體驗照片作為例子,寫論文就像爬山一樣,爬山前要做足準備功課以及登山配備(=讀許多的書籍及大量的文獻資料),鎖定要爬的山(=論文的題目),然後奮力往上爬,也許在爬山過程會遇到困難疑惑,你跟同行的人走的步伐也會不同,這是必然的。
但一旦鎖定了目標,就會有衝勁,身邊的師長就能助你一臂之力,重要的是,要現在就替自己設立好目標,對於這個演說我更加了解做研究前的一些方向,除了多閱讀書籍外,也不忘多充實自己外語的能力,太久沒有複習英文,真的退步不少,更該多去看看英文期刊,對中外文的論文做
一些整理,以便未來做論文時依據的參考。
演說的重點:
1.舊品新裝,套用以前研究者的研究理論並加上自己的想法。
2.如何找研究題目:
* 研究所教科書的最後一章,都會有整理出參考書目,可從中找尋。
* Review Paper
* 相同論文的最後一節,都有許多重點(盡量看國外的論文)。
* 同一作者的著作。
* 找老師或同學討論(教學相長)。
* 一定要找指導老師有興趣的題目(或是可以說服他支持你的研究題目)。
3. Read Journals.(閱讀期刊)
4. Go To Conferences.(要去參加研討會)
5. Major contribution to the society.(研究對社會的貢獻)
6. Be careful about sharing your ideas.(小心分享你的研究題目)
7. Put into Writing.
(1) Follow the format of a good article.
(2) Write every word very carefully.
(3) Save your work with Data.(檔案要存放好)
(4) Save in more than one place.(檔案要存放3個以上的地方)
8. Format for your paper.
(1) Introduction.(前言/摘要)
(2) Literature Review.(文獻回顧,不要只用舊的文獻,最好發表5年內的新文獻)
(3) Research Question and Hypotheses.
(4) Data and Results.
(5) Discussion and Conclusions.
9. Introduction
Point out the drawbacks of the literature.(be nice.)(指出過去文獻不足的地方,進一步做改善)
10. Literature Review
Synthesize the literature.(彙整文獻)
11. Data(資料)
Hand collecting data is the best.(一手資料是最好的)
12. Methodology
Do not apply a new methodology.(適不適合使用這個方法來研究)
2009年4月13日 星期一
論文導讀分析-眷村文化與眷村研究:問題與展望
Military Dependent’s village culture and The study :
The The study and Prospect
摘要
本篇論文描述眷村文化保存與眷村研究的現況,探討眷村文化與眷村研究未來的發展方向。本文認為,眷村文化的保存不能只限於文化館舍的建立與管理,也不能只停留在眷村文化節慶活動的舉辦。文史工作人士與社會科學學者或許可以認真思考眷村文化與眷村研究引發的研究議題,包括空間政策、空間規劃對眷村住戶及其後代社會關係與自我認同的影響。
前言
眷村是台灣二次大戰之後特有的社會現象,不但增富台灣的文化內涵,在台灣族群關係中的角色、地位也值得研究。文學作家與文學評論以眷村概念為核心,從事眷村文學的文本建構與文本分析。族群與族群關係研究專家把眷村納入族群研究的對象,將眷村住民及其後代(第二代、第三代)視為台灣四大族群之一。都市計畫專家把眷村改建、遷建當做都市更新的工作議題之一。文史工作者與中央、地方政府的文化部門則著重眷村文化(物)的保存(史料彙整與田野調查等)與相關文化活動的舉辦。眷村文化的保存與重建也因此停留在硬體建設與活動辦理,缺乏廣闊深厚的基礎。本篇論文的目的即是檢視眷村的現況,探討眷村研究的未來。本論文的研究方法以次級資料分析(secondary data analysis)與訪談法為主。次級資料包括官方統計資料、相關研究文獻與報章雜誌的報導,訪談對象包括桃園縣政府文化局官員與桃園縣龜山鄉千禧新村部分前眷村住戶。
眷村現況與發展
根據官方資料截至2006年7月底,全台灣共有888個眷村。從縣市分佈來看,台北市最多,有189個。其次是台北縣(96個)、台中市(86個)與桃園縣(83個)金門、連江兩縣沒有眷村。從軍種來看,陸軍最多(310個),其次是空軍(266個)與後備(118個),不過,因歷史因素與社會變遷快速,眷村的統計資料多半是近似值,難有精確數字。眷村總數有所出入,改建與遷建的統計資料與狀況自然更加複雜。例如,國防部資料顯示桃園縣龜山鄉憲光二村已經改建,但經過桃園縣政府文化局與地方文史工作者緊急搶救,憲光二村已緊急保留,並未全部拆除改建,只是住戶全部搬走。
全台灣有關眷村的研究大概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眷村文學。眷村文學中最著名者,當為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們》(1992)(小說集),以及針對該書與相關主題小說的文學評論。眷村文學看似與眷村研究沒有太大的關係,實際上卻為眷村研究的社會分析提供豐富的文本與脈絡。第二類是眷村史,包括口述歷史、回憶錄、紀錄片、田野調查、照片、雜文 等。第三類是眷村改建與隨之而來的各種議題(工程專業、都市發展、活化等),有的偏技術性,有的學術性較強。
眷村文化與眷村研究的未來
眷村研究未來的發展可以從兩個方向來看,一是眷村文化在文化政策中的地 位,二是眷村與族群關係的研究。在眷村與文化政策的關係方面,目前眷村文化的保存大體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舊有眷舍建物的保存與活化使用,另一種是以眷村概念為核心的文化節慶活動。前者可以上述實體眷村建築的保存與活化為主,後者則以政府自辦與委辦的活動為主,如眷村文化節、懷舊文物展(包括照片與舊物)、眷村美食節為代表。目前眷村文化保存有三大問題。
第一,眷村文物大量流失。政府的重點在於儘快拆除老舊眷村,改建國宅或新大樓,幾乎不重視眷村文 物保存問題。
第二,雖然許多地方政府文化局積極推動建立眷村文化館舍,但若館舍委託給民間人士或文史工作者經營管理,很可能面臨財力、人力不足的問題,以致於缺乏有系統的規劃、整理與維護。
第三,眷村的改建雖然解決眷舍破舊的問題,但社會互動與眷村認同的問題 隨之而來。隨著時間的流逝、世代的成長與流動(階級流動與住居地的搬遷),以及建物的老化與眷村的改建政策,水平的社會關係網絡被新建社區公寓與國宅的垂直空間切斷,只能透過人際交往與自治會、委員會的組織、社區公共活動空間,以及定期的眷村文化活動或節慶,勉強維繫,重建眷村的歷史記憶。有些改建的社區或國宅是由各眷村遷入,是否能形成新的眷村認同與社會網絡,新世代是否還認同眷村父祖輩的原鄉,也都是值得討論與探討的
。
總結
眷村的改建與遷建已是必然的趨勢,關鍵的問題是眷村文化與眷村研究該如何發展?眷村的文物流失與眷村文化館舍的經營問題在在值得重視,但眷村文化的保存是否只能透過眷村文化館舍與眷村文化節慶,值得考量。
本論文研究指出眷村文化若要可長可久,避免形式主義,可能需要跨領域的、跨學科的眷村研究,參考歐美對新移民第二代的社會研究,閱讀國內眷村文學作者的作品,設定研究議程與重要的研究議題。例如,眷村第二代如何定義?眷村住戶與第二代,甚至第三代的集體歷史記憶與認同有什麼異同?針對這些相關的研究問題,進行質與量的分析,眷村文化保存與更新的基礎或許可以更加穩固,更加深入。
資料來源:
眷村文化與眷村研究:問題與展望
Military Dependent’s village culture and The study :
The The study and Prospect
研究者:
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敎授兼系主任:王佳煌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十一月
論文導讀分析-空城記‧憶:從眷村影像符碼看一個世代的結束
從眷村影像符碼看一個世代的結束
Mirror phase of Military-Dependent's Village
摘要
民國八十五年,爭議多時的《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由立法院三讀通過, 全省 888個眷村陸續被納入拆建計畫,眷村也隨著第一代外省族群的凋零而消 失。大陸各省與台灣本土所融合的特殊時空文化,也不得不走向落日餘暉的歷史 中。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在民國九十一年召開「弱勢文化補助政策說明會」時, 意識到快速消失的眷村文化有其保存的急迫性,於是將眷村文物館、眷村博物館 的設置,納入未來的重點補助計畫中。影像的歷史,畢竟比文字的歷史要多出「有圖為證」的證據性,屬於已然消失時空的 許多細節,尚可在若干年後被辨認與理解。我試圖以「記憶」為主軸,與「影像」的相對客觀記錄性、相對主觀創造性、變幻莫測的虛實空間等多重特質進行對話,為歷史文化的保存提供多元化觀點。
前言
「影像」的一體兩面有如歷史一樣,同時具備客觀性與主觀性。撇除刻意變造或無中生有的前提下,影像就是現象的載體,誠如傳播學者麥克魯漢所言:「媒介就是訊息」{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現今,正值眷村大幅變動的階段,同時存在著「完成改建的華廈國宅」、「拆除後的殘磚破瓦」、「人去樓空等待拆遷的空屋廢墟」、「仍有居民生活的眷村」等數種狀態,眷村一路走來的發展歷程在目前的時間點上呈現共時性。作者試圖運用攝影串聯影像符碼,作為記憶與想像的觸媒,坦然面對沛然難禦的光陰定律。
二、創作動機、創作目的與創作架構
作者本身是在眷村環境下生長的,所以對眷村的情感也就更加深刻,希望透過攝影影像記錄眷村現階段的樣貌。在某種程度上,歷史的記錄者類似研究人類活動軌跡的人類學者。雖然此創作是由作者個人角度出發,但是也同時具有社會性與時代性。以全國博碩士論文網站而言,目前雖有若干以「眷村」為相關主題的研究,但是針對「眷村」影像的記錄、影像創作或影像論述,卻付之闕如。期待能夠經營這個範疇,使得眷村相關研究能夠更形完整。
影像與符號、記憶的文獻探討
環顧生活空間裡,圖像早已成為世界大部分地區運行的不可或缺元素。假使這些攝影影像從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消失,那將會如何呢?藝術理論及完形心理學家魯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做了一個假設:且讓我們試試,把攝影從它為之服務的世界中抽出去。沒有照片的報紙和雜誌會是什麼樣的?沒有照片的廣告、商品包 裝、護照、家庭相冊、字典、目錄冊子又會是什麼樣的?這對於最根本的秩序將是一種粗暴的踐踏和徹底的洗劫。(魯道夫‧阿恩海姆,民 81,164 頁)影像已然形成一種社會秩序,以影像做為歷史記錄的介面,無疑成為直接映照人文軌跡的重要觀點之一。「此曾在」(Çaaété.)這句法文的原意是「這曾經存在過」,也是法國文學家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對攝影特質提出的重要觀點。前輩攝影家鄧南光、張才、鄭桑溪等拍攝大量台灣早期的庶民生活、地景地貌,經過長時間的篩洗,許多相片中的人、事、物早已無處可尋,但相片中影像卻都成為台灣重要的文化資產。
一張「相片」常是一個「故事」的隨機入口。「相片」與「故 事」兩者的「逝去本質」是相仿的;但「相片」與「故事」兩者對事物原本樣貌的描繪只能達到「類似」程度。攝影本身所記錄的影像和事實與回憶都有差距。本質上攝影是創造了另一個真實,而不是複製了真實。(章光和,民94,41頁)如果有一天(遲早終究會有這一天)眷村完全消失,眷村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在這個特殊場域的生活軌跡不復見了,《空城記‧憶》系列影像雖然無法重現眷村全貌,但至少留下蛛絲馬跡,見證屬於時空單行道上的人、事、物,為當下高聲倡議的文化多樣性作一歷史的「鏡子」、「變形」與「留痕」。
從過去到現在,眷村本身就是個符號,眷村影像也是由許多特定符號建構而成:國旗、標語、自製春聯、塗鴉、水井、窄巷、老兵、鄉音、慣用語法、麵食、腊味、紅大門、藍窗櫺、黑灰瓦,遷村之後空屋的叢生雜草、罕見人跡的迢迢長巷等不勝枚舉。在此嘗試找尋眷村與符號意義的衍生與關聯。而巴特《神話學》的文化現象觀點就是來自語言學,他認為人類的一切活動都可視為一系列的「語言」。
照片影像觀看者與攝影者,是否出自於同一個社會文化形塑的背景,的確會影響對符號傳達訊息的理解程度。如果某些人不懂「看的文法或倫理」,當某些視覺符碼對某些人無法產生意義時,這些視覺符碼是否就沒有意義?李維史陀曾說「一切意義的背後都是無意義。」所以,就算對於「看的文法」不理解,導致視覺符碼當下無法產生意義,但是只要是「看過了」的影像能產生些許殘存記憶,也就已經為產生意義的下一次觀看經驗預作「看懂了」的準備。我們藉感官而認識外在世界,當我們感覺到某些現象時,由於感官的運作方式,以及人腦整理、解釋外來刺激的方式,使我們賦予這些現象一些特徵。整理過程中有一個極重要的特點:就是我們把週遭的時空連續體切割成片段,因此我們才會把環境看作由許多不同名類的事物所組成,也把時間之流看成一連串分離的事件。
時間與空間通力合作造就集體記憶,而相片的特質正好與記憶不謀而合。相片凝結時間與空間,雖然空間是具象、時間是抽象的,但是抽象的時間可以藉由光陰洗鍊過的空間具象化。相片和記憶都不只是單純記錄而已,兩者都會醞釀、發酵、繁衍,所以:人類的記憶不是一部電腦,它是個藝術家及發明家,一個織夢者及詩人,永遠在動,從不停止。最主要的是,記憶是個講故事的人,為我們每個人編織生活中有趣的故事。
雖然眷村居民有多元化的來源(隨軍隊而來的大陸新移民、因婚姻進入眷村的閩南人、客家人、原住民、外籍人士),經過幾十年的融合也逐漸形塑出某些文化特質:
.生命歷程與國家命運息息相關,培養出較強烈的愛國情懷。一樣的軍人身分背景,和村外居民對照下較為團結。
.生命受戰爭威脅過的經驗,使得憂患意識強,家中常備棍棒器械。
.延伸自軍隊的階級服從倫理觀念,即使退役後,低階者仍對高階者仍以長官稱呼對待,行禮如儀。
.眷村子弟受父執輩或同儕影響,念軍校當職業軍人者不在少數,軍中人際網絡的關係也可多所照應。
.國家與國民黨之間的界線模糊,忠黨與愛國之間幾乎劃上等號。直到近年社會政治情勢的巨變,村民的觀念想法才有了多元化發展。
.眷村自成一格的半封閉空間形式的確造成與村外某種程度的隔閡,不相干的人不太敢隨意闖入。
.因為同為天涯淪落人,所以視鄰猶親、互相照應,營造出富有人情味的鄰里關係。
.父親輩長年駐守在外,母親身兼兩職,管教方式兩極發展:嚴格或放任。竹聯幫等所謂「外省掛」幫派逐漸崛起。
.各省不同的年節習俗為節慶增添豐富內容,各省語言的互相影響,讓第二代具有較佳語言適應能力。以早期推行國語政策時代而言,較為標準發音佔了不少優勢。
.多樣風格的飲食或麵食小吃在村子周邊形成聚集和特色,吸引村子內、外的饕客。
.第二代之間年齡相仿,鄰居可能也是同學,同儕之間常有群體活動,異性也常會玩在一起,講義氣是普遍共識。
.房舍因年久失修及人口增加,眷戶各憑本事擴張或加蓋,軍方眷管單位無力協助下,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原本統一規格的房舍外觀,開始有了高低起伏。即使搬離眷村依然保有長久養成的勤儉習慣,並對眷村生活懷念不已。
總結
小說家朱天心在「想我眷村的兄弟們」描述眷村第二代離開眷村後的微妙心情。她數度提問:「所有的眷村男孩都到哪裡去了?」在發展中國家都市更新的浪潮中,舊建築常被視為經濟進步的阻礙,於是眷村和北京胡同、上海弄堂一樣,都面臨到前所未有的衝擊與改變:破舊房舍變成大樓住宅;眷村的「自治會」在改建國宅後,理所當然變成「社區管理委員會」;地址的寫法也全然不同,但是當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後,都市更新過程激發並突顯了大家對空間記憶的渴望和需求。
作者本身生於眷村貼切以攝影拍攝過去生長的地方,對於這個創作的表達方式也更具有說服力。此創作論文是研究方法以訪談法與攝影展的方式呈現,藉由影像來記錄過去的台灣歷史與歲月,也在眷村傾圮雜亂中發現一種秩序和節奏,而攝影科技日新月異,攝影工具極度擴張了觀察的方式和範圍。
資料來源:
世新大學圖文傳播暨數位出版學系碩士技術報告
指導教授:蔣載榮
研 究 生:李俊賢
中華民國九十四年八月發表
論文導讀分析-眷村文化的形成與外省人的認同研究
The formation of Military Dependent’s village culture and Mainlanders’ identities-The study on Renher-village in Tainan county(1950~2007)
摘要
近年來,台灣的眷村逐漸沒落而進行改建,作者意識到眷村文化即將消失的隱憂。為了探究眷村文化的演變,作者想探討眷村形成至改建的歷史,藉以了解眷村文化的傳承與演變。現今相關的眷村研究,可歸為四大領域:居住空間的研究、眷村社區文化的建構、族群身分的認同、眷村文學。還有綜合領域者,如以單一眷村為主的論文,探究眷村環境、族群文化特色。近年,各縣市政府為保存眷村文化也進行田野調查及口述史紀錄。作者嘗試做一綜合性領域的研究,本研究從眷村緣起、形成背景至改建國宅,並以台南縣仁和村為例,探討眷村歷史文化演變與族群認同。
在記錄眷村歷史同時,作者要探討外省人的認同。相較於台灣本省人,這群 中國的移民被稱為「外省人」,他們有自身背景文化。作者以空仁和村為個案研究,欲從當地建設等外在輪廓描述,繼而深入討論以人為中心之生活、文化等內在特色,以完整呈現本文個案-仁和眷村的文化變遷。民國三十九年仁和眷村由軍人自建,後來眷村逐年擴建、改善屋況、設置仁和國小、涼亭、活動中心等公共設施的陸續建設,顯示五、六十年代眷村早期的繁榮景象。從眷村祭祖習俗及飲食文化上隨著時代、環境的變遷,藉由探討仁和眷村文化的變與不變,來呈現出住在眷村的外省族群從國共內戰遷移到台灣後,他們如何融造特殊的眷村文化。
研究動機
由於作者本身乃眷村第三代,曾住過台南縣仁德鄉二空新村的仁和村,感受過眷村的多元文化。自八十五年立院通過眷村改建條例後,重建的腳步越來越近,經過十年後,二空終於也要展開動工拆建,使作者開始思考記錄眷村歷史,
若再不追尋前人腳步,這一段動蕩的歷史與遷移文化,恐怕將消失蹤影了。在記錄眷村歷史之餘,作者欲連帶探討外省人的認同問題。作者首先於九十五年進行眷村老者的口述訪談,再以拍照、攝影方式記錄本村的特別活動與文化,如改建說明會、元旦升旗等。作者再進一步從《仁德鄉志》、訪談資料結合專書,針對二空新村源流、興建時空背景加以探討。作者希望藉由描繪眷村外在建設歷史與內在生活文化等要素,勾勒出仁和村的整體族群文化圖像,最後提出目前隱憂與改建願景,對眷村歷史的保存盡一份心力。
相關文獻
作者以其為基礎,歸類出居住空間的研究、眷村社區文化研究、族群身分認同研究、眷村文學四大領域。不過也有其他綜合領域的研究者,如以單一眷村為主 的論文,探究眷村環境、族群文化特色。
1、居住空間的研究
居住空間的研究以建築所、建築及城鄉、都市計畫研究所等,科系學生的論文為主。也有些論文以環境與建築的觀點出發,探討眷村空間的意涵。這類論文以眷村的基地為研究範圍,大多注重外部 空間層面的探討,而忽略了眷村內部居民社會生活、認同的變遷。
2、眷村社區文化研究
這類論文企圖建構眷村的社區文化,找出眷村文化的特色。
3、族群身分認同研究
在族群認同的研究上,有些著重探討眷村居民是認同中國?還是台灣?如孫 立梅(2001)〈外省人的「家」:多義的記憶與移動的認同〉,主要以家、過去記憶的角度來討論外省人的認同問題。
4、眷村文學
有關眷村文學的文章,主要以外省第二代的作家及作品為對象以及探討女性眷村文學的作品:周莉菁(2006)〈女性眷村文學記憶圖像之形塑〉,18作者以蘇偉貞、袁瓊瓊、朱天心與朱天文四位女作家的作品,依主題分析 1970、1980、1980 年代末至 1990 年代初(解嚴前後)、1990 年代的文學書寫下的眷村。
5、其他多元研究
(1)多元觀點的論文回顧以眷村為研究對象的論文,不只包含空間、文化、族群認同單面向的研究。
(2)地方政府的眷村文化保存成果
除上述眷村研究的論文外,新竹、桃園等縣市政府文化局也意識到眷村正逐漸消失,而致力推行一系列保存眷村文化的活動。各縣市中研究成果最豐富的,首推新竹市,早於民國八十六年舉辦全國文藝季「竹籬笆內的春天:眷村的故事」活動。
回顧多年來眷村的研究,可謂包含了空間、文化、族群等各面向的領域探討。而作者也嘗試做一綜合性領域的研究,從眷村緣起、建築特色、形成背景至改建的大環境論述,再探討個案仁和眷村的歷史文化的傳承改變與族群認同,希望在保存仁和村文化的同時,也能了解眷村整體歷史,以求結合歷史文化、空間、族群各面向的完整研究。
研究方法
本篇論文主要描述眷村的興建、文化變遷及族群認同。作者從大陸軍眷遷臺 的時代背景談起,再論全台眷村興建過程與改建現況,最後以仁和村為案例探討 眷村的歷史與文化特色。所以本論文研究方法包含歷史資料的蒐集、整理與利用 錄音、照相、筆記等方式進行訪談記錄。作者主要蒐集的歷史資料包括:眷村歷史相關之檔案文件、與二空自治會內保存之興建過程、投票統計等記錄,並運用《仁德鄉志》收錄之二空歷史,還有眷村各種重大活動紀念照與日常生活的照片。除了住戶訪談外,個人還對當地機關組織進行訪問了解,如二空自治會、社 區發展協會等。作者有鑒於眷村改建工程即將於民國九十八年結束,眷村整體研究的時機刻不容緩,所以嘗試從相關研究文獻出發,進行眷村緣起、建築特色、形成背景至改建國宅的大環境論述,是結合眷村空間、歷史與眷改現況的整體研究。
台南縣仁和眷村文化的傳統與創新
經過幾十年,眷村裡來自大江南北的軍人及眷屬,在類似貧民窟的聚落中,發展出新的族群模式。眷村的主角是一群歷經戰亂、顛沛流離的難民,是一群和 親友、故鄉生離死別而流落異鄉人;是望斷天涯路而有家歸不得的落難者。時代造就了這一齣悲劇。數十年來,他們被隔絕的氛圍薰陶,形成類親族的獨特文化;本土意識興起,族群意識被喚起,而「芋仔」、「番薯」成為敵對族群的代名詞。有別於閩、客族群,他們被稱為「外省仔」,但是又被中國人稱為「台胞」。 時代造就了他們邊緣的性格。
眷村的過去與現況
作者記憶裡小時候的眷村印象,是既熱鬧又生氣蓬勃的。仁和村由熱鬧轉變沉靜,情感也漸疏離,眷村文化正迅速消失中,故主要討論仁和村「文化變遷」的問題。文化變遷發生的原因,包括與外來文化接觸、人口增減、文化的創新發明、經濟政治體制之改變等,其中以創新發明、文化交流與文化革命等影響最大而直接。作者文中從眷村媽媽的生活、一般婚喪習俗、特殊慶典與眷村信仰、政黨認同、飲食等各層面來重現眷村的多元文化作詳盡的歷史研究。
眷村的族群認同
從作者在仁和村的訪談過程中,發現除眷村第一代較認同中國文化外,其實許多第二代自認既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因為他們在台灣生長、受教育至成家立業。 或許他們的祖先來自大陸,但他們對台灣這塊土地的認同卻也不輸本省人。這正符合施正鋒所提:或許將來會發展出「雙重的政治民族認同」。
總結
本篇論文完整探討了從民國三十八年到現今九十六年眷村的源起、興盛至沒落景況。眷村是冷戰時期的產物,年代橫跨久遠,蘊涵了特殊的文化。
(一)眷村整體發展方面
眷村是戰亂時代的產物,乃為安置國共內戰失敗遷台的大陸軍眷而興起。「眷村」名稱在台灣出現,顧名思義就是供軍隊眷屬居住的村落,留守處就變成眷村管理單位。有了眷村,這群軍眷總算結束流離生活,正式安居。眷村又因準備反攻大陸,而被認為是短期臨時性的住所;建築材料多半以"竹椽土瓦蓋頂,竹筋糊泥為壁",形成一個以竹籬笆與外界隔離,用簡易建材搭蓋的居住環境。它們大多坐落於軍事基地附近,因軍事性質而須與外界隔離,不僅由軍方管理、統發眷糧,且內設自治會、學校、診療所等,自行運轉行政、教育、醫療等功能,自成一封閉性的社群。而兩波改建工作把眷村合建國宅大廈,眷村不再是隔離的軍事聚落,恐將造成未來眷村文化的消失。因此各地方政府、文史工作者與眷村有志之子弟,如桃園之桃籽園文化基金會及新竹市文化局,為保存眷村文化而針對眷村展開一連串口述歷史與田野調查,希望能留給後人眷村存在的歷史片段,現階段成果相當豐碩。
(二)個案-仁和眷村文化與認同方面
台南縣境內原有十三處眷村,目前僅剩仁德二空新村、永康市飛燕新村及新化鎮大同新村三處仍保留,作者則以二空歷史最悠久之仁和村為個案研究,探討眷村文化的傳承與改變。
簡而言之,眷村是冷戰、國共衝突之下的產物,有其悲劇性的意義。在閩、客及原住民的台灣文化中,時代賦予它特殊的意義,也孕育出特殊的族群文化。本論文藉由探討個案仁和眷村文化的變與不變,來呈現出住在眷村的外省族群從國共內戰遷移到台灣後,他們對中國與台灣文化有何保留與創新,如何融造特殊的眷村文化,期望能使這幅眷村文化的圖像更豐富完整。
資料來源: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眷村文化的形成與外省人的認同研究-
以台南縣仁和村為例(1950~2007)
The formation of Military Dependent’s village culture and Mainlanders’ identities-The study on Renher-village in Tainan county(1950~2007)
指導教授:張四德
研究生:李宜潔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六月
2009年3月30日 星期一
論文導讀分析-視覺修辭技巧在平面設計的應用與探討
The Application of Visual Rhetorical Figures to Graphic Design
修辭學最大的功用在於創造優美生動的研辭,以提高語言的表達效果。而平面設計是視覺語言的創造,兩者都是為了有效的傳達,因此有著相同的向度。本篇論文是以修辭學觀點,來詮釋平面設計的創造過程,應用修辭學原理與技巧應用在平面設計創作上,透過教學實驗及統計分析,提出體系化的設計方法,提供設計相關者作為創作考量之參考。
修辭是一種語言現象,是人類在使用語言的過程中自然產生的。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充分發揮各種語言因素的作用,產生了修辭。而有系統地研究各種修辭現象,並分析歸納修辭規律及技巧的學科稱之修辭學。修辭是人們為了提高言語表達效果而對語言運用所作的加工與修飾。
由修辭的歷程和設計的程序兩者之間,找出對應關係。古典修辭學把勸說的準備步驟分為5個階段:1﹒覓材取材。2﹒佈局謀篇。3﹒論辯修飾。4﹒記憶。5﹒講演技巧。
此修辭的準備歷程與設計的製作過程非常相似,譬如海報的製作,也是先從相關資料搜集、整理分析、提出創見及方案、選定、製作到印刷等過程。這些對應關係,說明設計與修辭兩者間有相同的向度。
而平面設計是一門視覺語言的表現藝術,利用一切可能的視覺元素來傳達信息。簡言之,平面設計具有3個非常重要的功能:說服的功能、指認的功能及傳達信息的功能。本篇論文在廣告、標語、海報中尋找釋例,更選定標誌與海報作為「視覺修辭技巧」的操作範例。
修辭和設計密切相關,設計師在創作過程中,儘管不懂修辭技巧的應用,卻自然而然在作品中表現了各種修辭的技巧。本篇將將各類平面設計佳作範例,依意象描繪辭格、語意表達辭格、形式安排辭格和文字的修辭技巧等作探討分析。並針對其設計作品範例,從設計程序的觀點,將這些修辭格整理成體系化的設計方法,稱之為「平面設計的視覺修辭技巧」。
其操作程序:一、概念修辭:設計者接到設計問題時,並非立即動筆作圖,而是以言語和自己對話,試圖找出對的設計方向。一開始,是盡量做意象的聯想與類比,或是對設計對象作分析與瞭解。屬於意象描繪的修辭技巧,剛好能引導設計概念的發展,以找出適合的設計意象。像這樣將問題概念化的設計過程,導入意象性修辭技巧,稱之為「概念修辭」。二、圖像修辭:是指應用語意表達的修辭技巧於概念視覺化的設計過程。三、技術修辭:經過概念修辭和圖像修辭兩階段後,這時的設計創意與圖像已經確定,剩下構圖、表現技法等有形式的處理,屬於形式安排的修辭技巧,此階段稱「技術修辭」。
本篇論文藉由其文獻探討和作品範例論證了設計與修辭確實有相同之向度,兩者關係相當密切。在論證中發現修辭技巧應用在平面設計創作的可行性後,將修辭學的技巧與原則,整理歸納成為一套有程序性的設計方法–「平面設計的視覺修辭技巧」。內容有激發創意構想的「概念修辭」、增進視覺表現力的「圖像修辭」、調整細部結構的「技術修辭」、屬於文字造形運用的「字形修辭」及作為設計準則的「視覺修辭原則」。本論文其貢獻在於提出一套「平面設計的視覺修辭技巧」的體系,指出了應用修辭技巧於平面設計上的方法與步驟,在透過研究者本身實例操作驗證,並認為此套方法十分具實用與應用價值。對構想的激發和創造的表現具有幫助,可以使設計作品擁有豐富的修辭內容。也從中建議其體系目的在初接觸視覺修辭技巧的應用時,能有操作的流程與要領可循,設計創作時,應先重視作品意義的找尋。應用者應以視覺修辭原則提醒自己,莫使「避平就曲」的修辭技巧使用過當,以避免偏離設計主題,將「視覺修辭技巧」當作設計工具來練習,透過這樣的訓練必有助於提昇設計創意的表現手法。
資料來源:
國立交通大學 應用藝術研究所 碩士論文-視覺修辭技巧在平面設計的應用與探討
研究生:鄒永勝
指導教授:蔡明振 博士
“無間道”電影賞析
這部2002年上映眾所矚目的電影“無間道”其電影劇情分為三部,針對片名我查了其字義;無間一詞,巴利原文是 anantarika-magga,梵文是 anantarya-marga,它的涵義有四:
原始定義是立刻、立即或瞬間而含有沒有間隔之意。
如果苦(流轉)沒有被暫止或是中止的話,則苦(流轉)是不間斷而連續。
無間地獄的縮寫。這個的描述最初被用來表示苦的暫止或是中止。
無間道的縮寫詞,為四道之一,可無間隔地進入解脫道。
而這三部電影的名稱都取自於佛經裡的寓意;
無間道
「八大地獄之最,稱為無間地獄,為無間斷遭受大苦之意,故有此名。」——《涅盤經》第十九卷。
佛曰:「受身無間者永遠不死,壽長乃無間地獄中之大劫。」
無間道2
「阿者言無,鼻者名間,為無時間,為無空間,為無量受業報之界。」
「無間有三,時無間,空無間,受苦無間。犯五逆罪者永墮此界,盡受終極之無間。」
無間道3:終極無間
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上:「如是等輩,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以此連綿,求出無期。」
意旨凡弱肉強食,是非不分,罪孽深重的人就會被打落無間地獄,不間斷的受苦,永不輪迴。本片講兩個身份混亂的人,他們各自身為警方及黑社會的臥底,決心離開這個不分是非的處境,跳脫無間地獄。
劇情講的是兩個身份混亂的男人的故事,他們分別為警方和黑社會的臥底。現在他們決心要離開這個不辨是非的處境,離開無間地獄,尋回自己。作為一部商業電影來講,創新在於對電影講故事的手法的不斷探索。講故事是一門學問,不然說書不可能成為一種職業,用電影講故事更是一門學問。 而一部戲沒有劇本當然是做不成事的,可是要說這部電套電影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演員。這系列電影之所以能成功,演員實在是功不可沒的。兩個正反兩派的角色,眼神與語彙間流露出的情感,在在顯見其精湛演技,我在課堂上已經是第三次觀賞此片,但是每每看過都有另外一番的想法,其實第一次看完後,因為複雜交錯的劇情已經讓我很頭大,直嚷看不懂,就是覺得很難理解,也許是我的邏輯概念較弱,之後有機會再看過後,才了解片中的故事的內容與蘊藏的意含,片中不斷的強調「我要做好人」,用一些台詞與橋段來勸世,更用以形容徘徊於痛苦的現實生活中的困境等,其片名無間作為一個引言與最終要強調的重點。
而撰寫論文就如同描繪電影劇本一般,透過故事的引導、角色的出現、過程的鋪陳及各種角度詮釋張力的手法,透過獨立思考、批判精神與嚴謹的觀察能力,講究邏輯與資料的蒐集評估,將讀者帶入其著作之中,去延伸交錯思考,最終做出結論。
資料來源:
STAR電影快報:
http://movie.starblvd.net/cgi-bin/movie/euccns?/film/2002/InfernalAffairs/InfernalAffairs.html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4%A1%E9%96%93%E9%81%93
東方新聞:http://www.shjubao.cn/epublish/big5/paper148/20031209/class014800007/hwz1055377.htm
2009年3月23日 星期一
論文導讀分析-廣告內文、賣點可驗證性與溝通效果
Advertising Copy﹐Product Attributes Verifiability﹐and Communication Effects
美國最大的求職網Monster.com徵求職者,
(為什麼要在不適合自己的職未上繼續工作呢?上 Monster.com,找適合你的工作)。
現今許多廣告只透過圖像傳達其銷售目的,沒有內文的詮釋,廣告就會使用特別的方式讓大眾接收訊息。仰賴圖像來宣傳銷售,是因為圖像可以吸引注意力,也比文字容易做出想要的效果。
Rayner等人(2001)發現人們在閱讀廣告的時候有個『圖像→標題→內文』的固定模式,內文是解讀廣告的重要依據。不寫內文的理由之一,是現代消費者懂得解讀廣告,把話說的太白,反而降低拆解本文的樂趣,帶來反效果(Phillips,2000)。內文的價值可能因『賣點』而異。賣點是否可以在購買前驗證,關係著廣告面臨的挑戰。因為多數的消費者不讀內文,廣告學界完全以內文為焦點的實證研究不多。一則廣告的價值可以分成『娛樂』和『溝通』兩個面向(Hucoffe,1995)。而娛樂和廣告『創意』有關,溝通與『訊息』有關。娛樂指的是廣告的圖文創意,包括透過適當的取景和影像處理。
賣點可驗證性
根據資訊經驗理論(Economics of Information; Nelson, 1970;1974),搜尋性賣點(search attributes)如外觀造型、成份,消費者可以在購買前比較清楚,廣告若是誇大不實,人們當場就能識破,所以這類商品的廣告比較沒有吹噓的空間,消費者也比較不會懷疑。
在過去『電視只有三台』的時代,廣告是傳遞商品訊息的重要管道,內文需要把賣點解釋清楚。但是隨著媒體越來越多元,商品資訊很容易取得(如網路),平面廣告傳遞『產品資訊』的角色似乎漸漸被取代。這意味著︰
(1)產品特性容易透過其他管道取得,特性內文的重要性式微,
(2)利益內文說明賣點的『重要性』,因為這類訊息與『個人需求』有關,不受媒體多元化影響,所以對溝通效果可能比較有幫助。
總結
本篇研究論文所獲得的具體結論是
(1)內文對品牌態度沒有影響,
(2)內文不會影響人們對賣點『必要性』的看法,
(3)內文對賣點『可能性』的影響因賣點可驗證性而異;在搜尋性賣點的情況下,無內文的效果優於有內文,在經驗性賣點的情況下,有內文的效果優於無內文,
(4)利益內文因賣點類型而有不同的效果,特性內文則否。
本篇論文其重點放在廣告內文、賣點驗證性及溝通效果的詳盡說明論述,由文獻探討及內文的分類上進而運用了實驗的設計、自便項操弄與依變項之測量方式取得研究結果,實驗之流程對我而言確實是非常難以了解,更難融會貫通,但作者點也點出了目前是一個講究「視覺溝通」的時代,沒有內文說明之廣告是否會影響其商品銷售賣點是值得探討深究的議題。
資料來源:
國立台中技術學院 商業設計學報No.12 –
廣告內文、賣點可驗證性與溝通效果
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系副教授 吳岳剛
全球創意廣告精選:http://www.china.com.cn/photo/txt/2008-07/21/content_16039930_3.htm
恩典ndian.cn:http://www.ndian.cn/design/jdcygg/200801/261874.html
幽默創意廣告欣賞:http://www.it.com.cn/f/edu/083/14/562848_4.htm
2009年3月22日 星期日
竊聽風暴電影賞析
深刻控訴國家暴力、思想箝制的德國名片「竊聽風暴」,以「竊聽」為題材,讓觀眾置身每3人就有1人遭到監聽的恐懼時代,並在恐懼疑雲中捕捉一絲人性的溫暖氣息。它是影史上首部將前東德國家情報局「史塔西」政權搬上銀幕的電影,劇情高壓緊湊令觀眾屏息。《竊聽風暴》鉅細靡遺傳達出了東西德分裂時期,它是如何以密集的情報佈建,監控著這個國家;在人口僅 1800萬的東德,竟然有30多萬人從事間諜活動,有 600多萬人被建立秘密檔案, 堪稱是史上最空前的超密度間諜網。
《竊聽風暴》的故事背景發生在柏林圍牆倒塌的前後五年,片中男主角是一個東德秘密警察,他日夜竊聽一位劇作家和她的演員女友,卻意外成為他們生活的一份子,揮發出最低限度的人性悲憫,盡所能「改寫」別人生命歷史的善意舉動。
此部電影情節充滿著驚險與灰暗的氛圍,心境除了被電影裡詮釋角色的精湛演技牽動外,影片背後所形容的歷史背景也令我感到難過與無奈,也了解到當時東德極權政權人性的殘酷與威脅。洗鍊的對白,句句都切合全片所要表達的要義,優美的配樂,恰如其分地襯托出劇情的張力。
當然,主要演員的演技實在無懈可擊,尤其是飾演監聽警察的衛斯勒(歐路奇.穆赫飾演),其眼神、神韻、與鮮明的形象,使我深深地烙印在腦海之中。在我看來能讓人思考,反省的電影,絕對夠格稱為好電影。劇情的鋪陳及各種角度的詮釋手法,就如同撰寫論文一般,藉由獨立思考、批判精神與嚴謹的觀察能力,也要如同作戰一樣,講究戰略與戰術,要特別思考策略與方法。
資料來源:
《開眼電影》http://app.atmovies.com.tw/news/news.cfm?action=view&newsid=11576
king Net影音台http://movie.kingnet.com.tw/media_news/index.html?act=movie_news&r=1162806218
論文導讀分析-從符號學探討《佳麗村三姐妹》角色設計與文化幽默表現
Discussion on the Role Design and Cultural-Humorous Expression of “The Triplets of Belleville” form Semiology
曾經在大學動畫作品的畢業製作上,以《佳麗村三姐妹》動畫片為風格走向之參考,所以,對於此片的故事情節、劇情鋪陳以及角色造形特徵都有相當程度的了解。《佳麗村三姐妹》這部由法國導演西拉維休曼所執導的動畫影片,透過法國、比利時、加拿大三個國家聯合製作的動畫電影,於2003年上映後,佳評如潮,更獲得奧斯卡金像獎之提名與國際大獎的殊榮。
歐洲動畫一向保持著特有的浪漫味道與獨特的風格,其實不論是表現出來的畫風或是影片中所蘊藏的涵意,基本上已經超越了美國和日本兩大動畫強國。歐洲動畫就像是一件藝術品,除了影片本身的魅力外,更值得一再細細品味。在《佳麗村三姐妹》中,無論是疼愛孫子的蘇莎婆婆,或是愛騎單車的冠軍,又或是綁架冠軍的黑手黨,他們的造型都是極為誇張的。色彩的運用也刻意配合片中50年代懷舊背景為主題,同時使用大量數位技術來營造立體效果。片中對於美式文化的反諷與幽默手法,以及角色設定造型的獨特性與鮮明的性格表現,令人印象深刻。本篇論文針對片中圖像符號之轉化方式與背後所蘊含的象徵意義,作了初步的探究與解析,從觀賞好的動畫作品,分析其圖像符號的表現要素,藉由資料的整理及探究,或許可以作為台灣動畫產業之參考資料之一。
本篇論文之研究目的:
(1)針對符號學理論與象徵幽默性之表現作探討。
(2)藉由動畫的角色設計,探究其造型服裝配件與性格之符號表現,
以了解角色造形符號應用所在。
(3)針對動畫對於美式文化的幽默手法表現,探究其圖像符號背後的內涵與意義。
其文獻探討裡將符號學研究中索緒爾符號理論、羅蘭巴特符號理論說明符號所包含的意義及延伸意義,索緒爾將語言帶入符號學,奠定了符號具與符號義的二元一位論的符號學基礎。羅蘭巴特則將此理論作延伸指出若要成功讀出符號的內涵意義,必須具某一特定文化的價值與信念,而文化就是符碼化系統的整體,其符碼可透露出設計形式的符號與象徵,指導我們如何處理各種形式背後所蘊含的整體意義。在幽默之定義與表現類型上,解釋幽默的定義與幽默的六項表現形式:對比、重複、顛倒、交叉、誇張、文字遊戲與文化背景。
透過《佳麗村三姐妹》動畫背景、導演、故事大綱與角色造形特徵做了簡介與詳盡的介紹。而每個角色都有所謂的「戲劇性必要」,人格特質會塑造出行為基礎。動畫主要角色造形與性格都代表其符號象徵意涵。透過這些特殊性的角色設定,直接影響了整部動畫的視覺感官與劇情張力。諷刺離不開幽默,諷刺者必須有幽默的天賦,諷刺者以聰慧幽默的方式表達批判,使其批判具有娛樂性與戰鬥性的一種風格與技巧。此動畫片中大量的使用了許多美式文化的背景幽默表現,利用肥胖與速食的誇張性表現手法,暗諷美式的高熱量速食飲食文化,導致多數成年人有體重過重的問題。片中除了影視娛樂、地方特色及大眾熟知的物件都以誇張表現方式做轉換,達到幽默與反諷效果,深植人心。
本篇結論指出多媒體製作者如果不能充分了解圖像的功能,通常設計出的作品是不會好的。要設計出好的圖像,就必須了解圖像如何發揮其功能;而人們是如何經過觀看、認識、記憶、使用圖像的過程以使用多媒體製作。當然一個好的動畫作品,就必須觀賞者的需求並了解觀賞者與作品間互動的關係。因此,一個成功的圖像設計,讓觀賞者能對圖像做到四樣事情:圖像能夠被解碼、圖像能夠被辨識、圖像能夠被搜尋、圖像能夠被驅動。本篇研究歸納了以下重點:
(1) 跳脫傳統英雄式角色設定思維,以純樸逗趣角色來反傳統。
(2) 各角色造型多元特色鮮明,誇張的特徵易使人加深印象。
(3) 使用大眾所熟知之文化特色元素,並針對符號作重新詮釋與表現。
(4) 融合各地文化特色,以誇張的造型或文字達到暗喻性的幽默與諷刺。
總結其論文所探討之內容與其片運用美國文化代表性的象徵物與符號元素之剖析,使我對《佳麗村三姐妹》動畫片的認識不僅止於故事的內容與劇情的鋪陳手法,而是從角色與背景上對美式文化的幽默與反諷技巧轉換上有更深層的了解,動畫片能夠融合地方文化藉由幽默諷刺方式表現其主題與意涵,這些都是動畫創作情節內容時所要考慮到的重點。
附錄
《佳麗村三姐妹》故事簡介:
自小失去雙親的冠軍一直與年老的蘇莎婆婆相依為命,冠軍總是鬱鬱寡歡,愁眉不展,只會偶爾和忠心耿耿的愛犬賓諾談談心事。而唯一能讓冠軍著迷的,就是那有兩個輪子的自行車,他只要一騎上自行車,整個人像脫胎換骨似的,立刻生龍活虎。蘇莎婆婆靈機一動,決定悉心裁培,希望冠軍將來可以奪下法國自行車公開賽的冠軍。在蘇莎婆婆訓練之下,冠軍由小胖子鍛練成運動健將,而蘇莎夫人衷心企望的這一天終於到來…。
不料,法國黑手黨為了掌控比賽結果,竟使出惡毒手段阻止大熱門的冠軍出賽,派出兩名黑衣人綁架冠軍,蘇莎婆婆於是和忠狗賓諾展開了救援行動。他們於是來到了美麗都,遇見了曾經風靡一時、芳華絕代的歌廳美豔女郎「佳麗村三姐妹」。她們聽了蘇莎婆婆的遭遇後,決定兩肋插刀,一起加入救援冠軍的行列。一場驚天動地的冒險旅程就此展開了…。
資料來源:
國立台中技術學院 商業設計學報No.12 –
從符號學探討《佳麗村三姐妹》角色設計與文化幽默表現
研究生 馬新程 指導教授 詹玉豔